03/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情:小氣候:舊樓數目屋宇署不傳之秘?

一樁血淋淋的舊唐樓倒塌慘劇,讓煲呔曾與他的施政團隊「化危為機」,更將之變成政治化妝的舞台,相關問責官員輪住粉墨登場唱白臉,暫時走出陷於五區公投政治議題的被動局面。過去幾天的事態發展,這場血漬斑斑的公關騷,開始變成發展局局長林鄭的獨腳戲。煲呔曾借危機挽民望,抽完水便了事,如何善後、不出亂子,要看林鄭有多「打得」了。

說來巧合,不過十多日之前,林鄭才宣布推行強制驗樓計劃,並且引起爭議,例如無能力負擔維修費用的長者怎麼辦?如果某些樓齡太高的舊樓有潛在危險,要拖到幾時才透過強制驗樓計劃現形?言猶在耳,竟然有以人命作代價的例證,間接為林鄭引入有關計劃掃雷,而且把球交到立法會議員手中。

林鄭聲言,預計立法會要用九個月時間完成主體法例,再花九個月進行籌備配套工作。連日來不少議員批評政府巡查舊樓安全不力,所謂事有緩急,經歷血的教訓,相信議員也不會自掌嘴巴,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充當強制驗樓計劃的攔路虎。

林鄭這場個人騷,一個月後需要交出首張成績表─完成巡查全港約四千幢五十年以上樓齡的舊樓,這項「死命令」,端視屋宇署緊急成立的四十支巡查小隊的效率有多高。

不過,大家不善忘的話,林鄭早前強力推銷強制驗樓計劃時,曾經有另一番表述。她指出全港約有一萬五千幢三十年以上樓齡的舊樓,即使日後強制驗樓計劃落實,屋宇署每年只能挑選二千幢舊樓查驗,估計需六至七年才可以完成有關計劃,當局沒有足夠人手應付一次過的舊樓驗樓計劃云云。本來,緩事緩辦,最重要是投放多少資源,為何出事之後,屋宇署卻可以急事特辦,定出用一個月時間巡查四千幢五十年以上樓齡舊樓的目標呢?是官僚系統牽制林鄭的施政舉措,還是林鄭被下屬誤導,直至災難臨門,才促使部門動起來了?

說起屋宇署,地區人士透露一樁親身經歷。去年保育活化之聲高唱入雲,有地區人士欲了解區內的舊建築物情況,例如樓齡、層數等,向屋宇署查詢有關資料,答案竟然是該署沒有全港舊建築物的資料,並着查詢的地區人士按地址往田土廳查冊。

上周五,馬頭圍道舊唐樓倒塌,林鄭吹雞召集轄下官員急謀對策,據說經過通宵點算,得出全港共有四千幢樓齡五十年以上的舊樓,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這個事例,正好印證申訴專員黎年早前批評政府部門對《公開資料守則》一知半解,如此胡亂保密,拒絕市民索閱,不過是逃避公眾監察。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