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李宗吾厚黑:誤人子弟的「墮三都」

有求知欲旺盛的朋友氣急敗壞跑來問我:「教主教主,何謂『墮三都』?」

不問而知,這位朋友一定是鼓吹孔子儒家思想的電影觀眾之一,否則不會重提二千多年前的舊事。然而呀,尊師重道的電影雖然政治正確,甚合國家領導人脾胃,內容卻是「正字不正確」。

說來實在諷刺,孔子既然是萬世師表,毫無疑問對於錯字連篇的傢伙一定深惡痛絕,可惜替其臉上貼金的電影工作者居然不學無術,不去搞清楚何謂「墮三都」。

宗吾我就對那位朋友說:「切莫受到電影誤導,不是『墮三都』呀,是『隳三都』才對!」

隳者,讀若「揮」,意思是摧毀或者拆除。至於那個都字,指的是魯國三桓的都邑城牆。

諸君記好了,日後不要人云亦云再說甚麼「墮三都」,貽笑大方的呀,學富五車的有識之士搞不好會以為你是說「墮三胎」。

要是你對於這個平常極少使用的生僻怪字覺得難記,總是墮隳不分,不妨記住形象化的「揮三刀」,除非你患了老人癡呆症,否則一定不會那麼輕易渾忘。

電影弄出「墮三都」固然是誤人子弟,若你問我,我會說孔子本身的隳三都同樣有問題。

孔子隳三都一塌糊塗

隳三都的目的是甚麼呢?當時魯國君主大權旁落,三大家族──亦即三桓──囂張跋扈,身為大司寇的孔子就想,只要削弱三桓的勢力,魯國就不會以下犯上,亂成一團。於是乎,孔子借題發揮,一口咬定三桓都邑城牆太高,不合禮儀,必須拆毀,這個藉口彷彿就是今時今日以法例為名清拆屋宇僭建物。

問題是,隳三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你清拆三大家族的僭建物實際上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權力鬥爭,必須以強大軍力作為後盾。你試試跑到新界圍村拆人祠堂吧,若然沒有防暴警察擺出鋼鐵陣容保護之,你肯定會被堅持不遷不拆的憤怒村民「揮三刀」斬甩手腳。

孔子一方面沒有足夠的軍力,另方面,那個魯國君主魯定公實在是一條人形廢柴,終日寄情於聲色犬馬,即使隳三都成功,魯國照樣亂成一團。

一言以蔽之,孔子揀錯了服務對象,隳三都隳得一塌糊塗。

王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