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太陽民調:車費易加難減政府元兇

本港通脹升溫,包括港鐵等交通工具在可加可減票價機制下,有機會跟隨通脹加價,「東方報業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批評可加可減票價機制無考慮市民承擔能力,在經濟長期處於通脹情況下,車費更變相有加無減,歸咎政府監管不足,令交通費不斷上升,市民生活百上加斤。

政府○二年開始研究可加可減票價機制,原意是希望巴士公司在通縮環境下按照機制減價,以平息民怨,但經過多年研究後,有關機制拖到○六年才正式實施,但當時香港經濟環境已由通縮變為通脹。

○七年巴士公司以通脹和成本上升為由,向政府申請加價,要求的加幅更比機制計算到的升幅還要高,政府最終於○八年六月批准各間巴士公司加價百分之二至七。而兩鐵則於○七年底合併後才引入票價調整機制,○九年可加可減票價機制起初計算出巴士及港鐵車費有減價空間,惟後來統計處指運算出錯,減價無望,經修正後更為今年的票價上升埋下伏筆,而港鐵今年則有機會調高車費逾百分之一點八五。

市民憂加價陸續有來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於上星期四至六,以街頭問卷及電話形式成功訪問了三百一十二名十八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對於今年一月已有多項公用事業及交通工具加價,三成六受訪者擔心陸續再有交通工具加價;三成三表示少少擔心;一成九則稱非常擔心。調查亦顯示,三成八受訪者坦言,交通費上升令日常開支大增;另有三成八則指基層生活會愈來愈困苦;一成八稱令生活百上加斤。

港鐵可加可減票價機制是根據物價指數、運輸業工資指數及生產力因素的變動來計算,三成八受訪者批評有關方程式無考慮市民承擔能力;三成一斥方程式不夠全面,須進行檢討;一成七直指只考慮運輸業工資造成不公平。

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不滿經濟差時港鐵、巴士沒有減價,通脹重臨即有機會加價,三成七歸咎政府監管不足;三成稱對市民不公平;兩成更批評是輸打贏要。

事實上,香港的經濟通脹年度往往比通縮年度多,在這情況下,三成九受訪者質疑,可加可減票價機制變相是有加難減;兩成三稱感到無奈,因是預料中事;一成五指摘機制是偏幫交通機構;另有一成五則感到機制形同虛設。

預算案應推紓困措施

有經濟師預期今年通脹率達百分之二至五,四成受訪者亦預期今年通脹嚴重,家庭收入升幅會低於通脹;兩成五稱普通,家庭收入升幅會等同通脹;一成六表示預期輕微,家庭收入升幅會高於通脹;但是有一成五認為很嚴重,家庭收入無升幅但要面對通脹。

對於通脹升溫,市民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政府財政狀況卻比預期好,亦令大部分受訪者期望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紓困措施,三成八促政府推出長遠解決貧窮措施;三成三盼有扶助基層措施;兩成三希望政府推出扶助中產措施。

綜觀整體情況,大部分受訪者不滿可加可減票價機制沒有保障市民利益,交通費上升不但令市民日常生活開支大增,基層市民更是最受害一群,市民促請政府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推出措施紓緩高通脹壓力之外,更希望有長遠的滅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