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豪言雋語:環保無免費午餐

廢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徵費諮詢文件出台,建議就洗衣機、電視、電腦等五類電器及電子產品,由入口商預繳每件約一百至二百五十元的回收費用。本報形容得好,這建議讓市民「再次見證環保代價由市民付鈔」,實質根本無異於收取「回收稅」。想想就知道了,無論入口商預繳,以至在整個銷售鏈的哪一環節中徵收,一樣會推高生產成本,水漲船高之下,最後還不是由消費者買單。

當然啦,世上沒有免費午餐,環保概莫能外,只是付了鈔的自然要問一句︰這一餐到底是否物有所值?

事實上,政府這個「廚師」的手藝也實在太遜了吧!就以電子廢物回收為例,本港回收場無王管早已為人所詬病。有環保團體指出,新界很多回收場內,電視機屏幕及廢棄電腦等長期堆積,隨時釋出有毒物質,儼然計時炸彈。

再說當局的宣傳工作吧!環保署○八年推出「流動車回收計劃」回收廢棄的舊電腦或電器,結果一年只回收一千四百多件電子垃圾,相對全港每年的電子垃圾總量實在微不足道。所以說,這回政府推銷回收徵費,實在是一記「金蟬脫殼」的招數,自己幹不來,索性推給市場去做。

總而言之,市民已不是第一次為環保付鈔,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去年開始收的膠袋稅,肥了庫房,但實際款項用在哪裏,卻誰也說不清楚。再說減排吧,除了批准加電費外,也不見得當局能提出甚麼管用的法子。

或許回收徵費最環保之處,是電器大幅加價後,市民都不敢買,自然少了許多廢物。

陸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