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情:小氣候:智慧的年代 愚昧的年代

「這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壞的時刻;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昧的年代;這是信任的世紀,也是猜忌的世紀;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經過馬拉松式審議,財務委員會昨日終於通過總值六百六十九億元的廣深港高鐵港段項目撥款。對於特區政府、撐高鐵、反高鐵陣營而言,財委會通過撥款,猶如大文豪狄更斯在《雙城記》的卷首語所言:這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壞的時刻」。建制一方真的可以因為高鐵工程終於可以啟動而沾沾自喜,以為這是「最好」的時刻嗎?同樣,以「八十後」群體作抗爭前鋒的反高鐵陣營,財委會通過高鐵項目撥款,是抗爭功敗垂成的「最壞」時刻嗎?

大半個月來,高鐵項目撥款演成社會聚焦的單一議題,各方勢力動員,由文宣到街頭抗爭,「五十後」、「六十後」、「七十後」、「八十後」,甚至「九十後」紛紛加入這場社會運動攻防戰,族群對立、價值觀、政治意識形態之爭暴露無遺。特區政府一向自詡香港是多元社會,尊重不同意見,訴求手法和平理性非暴力。但高鐵項目撥款進入最後決戰階段,一一戳破這些神話,社會的「深層次矛盾」表面化,不少分析認為在社會中缺乏向上流動階梯的「八十後」群體,藉着反高鐵運動發洩對社會現狀的不滿,挑戰特區政府的失靈管治。「八十後」的激進動作,特別容易聚焦,但其他以「十年代」標籤身份的群體,同樣透過高鐵爭議發聲。

香港社會由「五十後」到「七十後」的群體,不少人經過多年打拚,分享香港的經濟發展果實,進身中產階級之林。傳統的社會分析,中產階級多是安於現狀,營役於生活改善的沉默大多數;高鐵爭議竟然觸動他們起而表態。

煲呔曾與他的管治團隊,連日來為長期忽略「八十後」群體訴求的施政失誤補破爛,甚麼細心聆聽、反躬自問、加強溝通的空話說得娓娓動聽。煲呔曾的談話,旨在塑造政府重視「八十後」群體的形象,卻犯了攻其一點、忽略其餘的錯誤。在這次高鐵爭論中反傳統、敢於表態的其他「十年代」群體,煲呔曾與他的管治團隊有思考這個現象背後的意義嗎?可以說,連一向逆來順受、沉默啞忍的中產階級也起來表態,正是不滿政府管治、社會現狀的一次怒吼。

高鐵項目牽動社會群體對立,即使財委會通過了撥款,並沒有所謂的輸家與贏家;這場抗爭,豎立了不同群體參與新社會運動的里程碑,「信任」政府是「智慧」的表現,還是「猜忌」政府是「愚昧」的表現?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