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紀曉嵐鐵筆:防兩岸關係人亡政息

「台灣這個小島子」上的馬英九上台一年多來,民望一直下跌,最新民調顯示已跌到了兩成多的可憐境地。馬英九上台後,重拾「九二共識」,發展兩岸和平關係,在我朝廷「配合」下,為台灣經濟、民生「撈到」不少好處。但因去年「八八水災」前功盡棄也,台灣民眾似乎並不念馬英九在兩岸政策上順應潮流給台灣帶來的經濟實惠和種種好處,只把眼睛盯住他的「執政失誤」。過去一年,馬英九可說十分「倒楣蛋」也。

這個「倒楣蛋」狀況,當然也影響到我朝廷在兩岸問題上下的工夫,我朝廷本來的推算是,在兩岸關係上,在經貿交流和關乎台灣經濟、民生問題上盡量「配合」馬英九,令其民望高企,能夠連任下屆「總統」,力壓搞「獨」的民進黨捲土重來,爭取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推動和平統一。然而,台灣「三合一選舉」結果及馬英九民望不斷走低表明,朝廷的推算有落空之虞。

一年多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雙方的共識是「先經濟、後政治」。兩岸大致上是按此「路線圖」行走,不過速度很快,超出大家事先預料。幾個月前,我朝廷就認為兩岸已經夠條件接觸協商「政治難題」,可以着手準備這方面的工作。馬英九政府當時反應冷淡,前怕狼,後怕虎也。我朝廷十分明白馬英九的內心想法和自身處境,既要照顧到他的顧慮,又要促進他「思想轉變」,盡快和我展開協商「政治難題」,因為完成和平統一大業的最大障礙,就是兩岸「政治難題」。抓住六十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好時機,解決「政治難題」,這對朝廷而言是絕不可輕易錯過的。

盡快協商政治難題

一年多來,兩岸關係和台灣時局的變化,令朝廷如何「出招」要作出重新評估和調整。最初訂出的「先經濟、後政治」策略固然必要,也取得了成效和打好了基礎,但它已落後於形勢的發展,現在已到了經濟與政治並重並行的階段。必要時,更可考慮以經濟促政治,以「經濟紅利」促兩岸協商「政治難題」也。

面對難以預測的台灣政局前景,面對難以預測的兩年多後台灣如何「政黨輪替」,馬英九是否能夠連任,朝廷目前最現實的考慮,就是盡快開啟兩岸協商政治難題的大門,訂出框架,方能最大程度的防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人亡政息」也。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