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毛澤東看今朝:強國公民有活力

中國崛起,除了經濟增長,依我看,便是國民的活力;異見人士總是禁之不絕。我想,這未嘗不是好事。世界原本就充滿了矛盾。「偉人之所以看起來偉大,那是因為我們自己在跪着。」這是馬克思最欣賞的一句話。然而,馬克思萬萬想不到,他自己的站起,竟然引來了更多跪着仰望的人們,這一場景對馬克思而言,實在是一種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

要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直是我關心的。還記得建國初期,我在《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把中國知識分子分為左、中、右三翼。我說:「對於我們的國家抱着敵對情緒的知識分子,是極少數。這種人不喜歡我們這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他們留戀舊社會。一遇機會,他們就會興風作浪,想要推翻共產黨,恢復舊中國……這是一些極端反動的人。這種人在五百萬左右的人數中間,大約只佔百分之一、二、三。」

我熟讀歷史,對於人性,深有體會。譬如對於習慣彎曲的膝蓋而言,站直才是最彆扭的姿態;反之,有些狂士,如「狂來說劍,怨去吹簫」的龔自珍,他在寫給秦敦夫的信中說:「士大夫多瞻仰前輩一日,則胸中長一分丘壑;長一分丘壑,則去一分鄙陋……」

經濟騰飛人民衣食足

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說過:「希望當政者永遠不要忘記,當一個國家的居民都是軟弱的個人的時候,它也就不會長久地強大下去了。而且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形式的社會政治組織或聯盟,可以在由一群膽怯而委靡不振的公民組成的社會中,造就充滿活力的人民。」當今經濟騰飛,人民衣食足,我自然盼望見到知榮辱、有活力的國民!

歷史人物,我十分佩服唐太宗李世民,皆因他自陳「貞觀以來,手不釋卷」,太像我了。李世民是封建社會中少有的自覺探討、總結執政規律和領導藝術,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運用其務虛所得的大政治家;這也是貞觀年間──特別是前中期的政策失誤相對較少的主因。人君有自信,「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加上唐太宗深明「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用人如器,各取所長」的道理,唐初的盛象,遂成為千古美談。務虛非空談,而是在前人的經驗和知識中,在別人的思考、言行甚至爭論中,找到可遵行的規律、解決問題的方法。

洪文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