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龍吟大地:北京應對「五區總辭」猜想

香港泛民主派有關「五區總辭」行動終於有了一個階段性決定,就是民主黨大比數否決參加其中,只是同意黨員個人日後可為泛民候選人站台拉票。公民黨維持「五區總辭」決定,出兩名立法會議員辭職再選,與社民連的黃毓民、梁國雄及陳偉業,形成「二加三」的陣式。

事到如今,「五區總辭」勢在必行,北京將如何應對,相信香港的所有政治勢力和外國勢力都在猜測,筆者也動動腦筋猜想。

激進反對派「攤牌」

第一,規模定調問題。香港回歸十二年來的大事,這一條相信是跑不了,是否與○三年「七一」大遊行等量齊觀則還要看,相信最終也是跑不了。當年的大遊行號稱五十萬人上街,五區補選立法會議員,相信投票率再低也會超過五十萬人,而且五區補選時間長,造成的效應和影響更大,故規模上看,「五區總辭」一旦實現,絕對可以認為是回歸以來在政治生活層面與○三年大遊行規模類似甚至超越的大事。

第二,定性問題。○三年「七一」大遊行是一件甚麼性質的事件,站在民主派的立場,這是民主運動取得勝利的事件;站在香港建制派方面看,則是為政府為中央保駕護航的失敗。北京是如何定性呢?中聯辦和北京中央級的官員都沒有明確的宣示,不同調子在董建華撤銷二十三條立法提案前後有所不同。在建制派輿論中,高調的稱其反中反共反回歸的有之,溫和一些的指為阻撓政府施政、破壞香港安定繁榮有之。客觀而言,無論怎麼說,這都是北京治港的一次重大挫敗。

那麼,對於「五區總辭」會怎樣定性呢?相信一定比○三年大遊行嚴厲得多。由於○三年的大遊行涉及到相當數量的香港人,北京的定性會有所顧忌,而「五區總辭」則只是涉及少數社民連和公民黨的人員,北京必然少了包袱。之前已經有過一些說法,例如這是破壞香港民主政治健康發展的「對抗性行為」;這是脫離建制框框,走向惡質對抗的行為;這是無視中央憲制權力,敵視國家的極端性行為。關鍵性的一點是,相當一致的聲音認為這是一次激進反對派與中央「攤牌」的動作。

筆者認為,如何定性,將影響北京的應對決策。若北京真的視為與激進反對派的一次「攤牌」決戰,那麼應對模式可能有別於○三年大遊行後安撫為主甚至轉變為「公務員治港」的模式。

治港政策勢大調整

第三,形勢判斷。顯然,泛民之中對「五區總辭」的不同態度,使泛民各黨的特性有很大改變。○三年大遊行後,公民黨冒起,定位為理性溫和民主派,這次則成為社民連尾巴,未來泡沫化在所難免,民主黨則向溫和轉化。不過,相信北京會認認真真打補選這一仗。之後,不論輸贏,都必然要對治港政策進行一次大調整。

古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