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龍吟大地:欽差大臣治省之特徵

本欄周三為文提到「欽差大臣治省」這個官場新現象,意猶未盡。本來,省部級官員輪換,中央與地方官員交流,在嚴重缺乏民主選舉、民主監督的條件下,有克服「諸侯割據」、「諸侯經濟」的進步意義,但是操弄過度,演變為「欽差大臣治省」,則是走向了反面。

改革開放前,高級官員輪調是從軍隊開始。林彪事件後,在周恩來力薦之下,毛澤東重用鄧小平。毛問鄧治國高見,鄧說,各大軍區山頭都坐了二十多年,盤根錯節,不動不行。鄧輕輕一言觸動毛的內心深處,林彪事件在他心中留下的陰影尚未消去,隨即決定八大軍區司令對調。

諸侯坐大 基本剷除

改革開放後,地方經濟實力增加,對抗中央的本錢也增加。上海高官以「海派」自居,廣東則有「南天王」坐鎮。以當時葉選平的資歷,李鵬都要讓他三分,李瑞環、李嵐清以至朱鎔基這些政治局常委,若到廣東,不似巡省,倒似朝拜。那時中央領導人的資歷愈來愈淺,中共既沒有民主選舉的認受性,只能憑資歷增加權威,但在中央推行年輕化之後,對地方諸侯的掌控能力愈來愈弱。克服地方諸侯坐大、增加中央權威,成為當時治國的大問題。

最早的辦法是「諸侯升天」,「南天王」葉選平給了政協副主席,謝非也搞了個人大副委員長。接着開始「摻沙子」,先是中央派員下放,再是省級平調,最後形成了某官員「不能在同一職位連任超過兩屆」和「打破地域界限,省區一把手輪調」的制度。目前,全國三十多個省區的中共第一把手,基本上都不是本地人。這樣的制度走下來,基本上剷除了「諸侯坐大」的土壤。

這次省級中期輪調,有三種形態,一是如盧展工由福建書記平調河南書記,是諸侯間輪調;二是如胡春華由河北省長調任內蒙古書記,看似諸侯平調,但實際胡春華是由團中央下到河北省屁股也未坐熱,應屬「京官下放」;三是如孫政才由農業部長下到吉林任省委書記。之前,汪洋、薄熙來先後到重慶,都屬「京官下放」。應該說,「京官下放」是目前省官輪換的主流形式,所以,也使到「欽差大臣」治省的色彩更為濃厚。而他們到省區,是沒有當地的認受性,所憑的就是中央大員的身份,以及「通天」的神秘背景,地方對這些京官也沒有甚麼要求,就是期望憑他們的特殊背景從中央要多些錢、多些項目,為地方的重大建設疏通關係。

小步快跑 沒甚業績

事實上,各省區官員內心對下來「鍍金」的欽差普遍反感,胡春華、孫政才這些目標為中共第六代的京官,現實行的是「小步快跑」政策,省長、省委書記各個台階停一下,盡快使履歷完備,再入政治局。實際上,他們不可能有甚麼業績,認受性也不可能高,反而擋了地方官升遷之路,民怨可以想見。

古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