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龍吟大地:軍事外交崛起文武並舉

今年「十一」大閱兵,國際社會注視到中國「硬」軍事裝備的展現,實際上,中國「軟」軍事外交則在更大的世界舞台悄然崛起。筆者認為,這種崛起是以中國傳統的「文武並舉」模式進行。中國的軍事外交固然是舉起「和平」旗幟,但也不掩飾對國際先進軍備和先進技術的追求,不掩飾其所擁有的軍事威懾力。

四大形式 活躍世界

筆者概括,今後北京軍方的軍事外交以下列形式活躍於世界舞台:

一,高級將領互訪。國防部長梁光烈近日在訪問北韓後到日本,隨後還要訪問泰國;同時,軍委第一副主席郭伯雄訪問俄羅斯;十月底,軍委副主席徐才厚正式訪問美國。今年軍委委員以上軍頭已出訪二十餘個國家。

二,聯合演習和聯合訓練的強度與力度前所未見。全年已組織七場中外聯合演習或訓練,某些項目尚屬首次。

三,軍艦外交。中國對於西方的「炮艦外交」有過屈辱歷史,中共執政後,海軍長期噸位小,只適合淺海遊弋,難以遠航大洋,根本無法出訪。近年「軍艦外交」已成常態,正在南美訪問的中國艦艇編隊是第二次遠航南美,航程一萬一千八百多海里,創中國海軍艦艇單程航程最遠紀錄;至於到非洲亞丁灣護航,經過多批次輪換,國際社會習以為常,還將展開分區護航。

四,國際維和。日前就國際社會要求,國防部表示中國暫不考慮聯合國框架以外的維和行動。解放軍已先後參加十八項維和行動,派出人員達一點四萬多人次。

無疑,中國的軍事外交服從中共和平崛起戰略和外交總方針。隸屬於國務院的國防部,更加突出運用「文」的一手。這次,國防部長梁光烈與日本防衞大臣北澤俊美會談,並達成九點共識,就是最有說服力的例子。雙方商定,二○一○年不僅日本防衞大臣與陸上自衞隊參謀長、海上自衞隊訓練艦將分別訪問中國,還有望舉行首次海上聯合搜救訓練。今後,中日每年舉行防務安全磋商。同時,為盡早建立中日防務部門海上聯絡機制,雙方還要開展在多邊安全框架中的合作。訪問中,日本還安排梁光烈參觀日本的神盾艦「鳥海號」。顯然,這可理解為鳩山親華政策的體現,但雙方軍事互信加強了,這對地區穩定有很大正面意義。

雖求和平 不忘武裝

不過,梁光烈之前在平壤會見金正日和北韓將領,這位前志願軍戰士強調中朝血的友誼萬古長青,令國際觀察家懷疑中國軍方持支持北韓強硬政策的立場。至於與梁光烈同時出訪的郭伯雄,幾乎不掩飾「武」的一手。他去莫斯科就是買裝備及買軍事技術,一下子就向俄羅斯進口一百台飛機發動機,用於裝備殲十戰機。不管如何,軍事外交主題是體現威懾力,就算求和平也是通過威懾力體現。

古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