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十九招改善空氣僅延長一個月命

【本報訊】環境局的空氣質素指標的公眾諮詢月底結束,但建議的空氣質素標準被醫學界批評得太低。因為,有研究指生活於高污染環境下的兒童的肺活量,不及生活於較低污染地區的兒童,污染物會引發哮喘及增加嬰兒死亡率等,故即使港府完成改善空氣「十九招」,僅令懸浮粒子濃度降下一微克,市民平均壽命僅能延長一個月,故促政府提高標準以保障兒童健康。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社區及家庭醫學系教授黃子惠透露,於○六年十月在廣州進行的兒童肺發育研究,揀選了三個不同污染程度的地區共一千九百多名兒童作比較發現,在六個月內,高污染地區男童每秒肺活量較低污染地區低零點一五三公升,女童則低零點一二三公升。他稱,肺部發育受阻會影響兒童日後成長,空氣污染物侵入兒童肺部會引致發炎、呼吸道疾病及哮喘等,若進入血管更有機會引致心臟病。

香港嬰幼兒發展研究基金會主席周鎮邦稱,○四年一項為期八年的美國研究指,長期生活在高污染環境的兒童肺功能,較低污染地區兒童低兩成。他批評,政府建議的空氣質素標準,連亞洲落後地區都不如,促政府盡快落實較嚴格的世衞空氣質素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