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知健:長期暴曬可致癌白內障

本文重點
不少小朋友喜歡和陽光玩遊戲,但天文台及衞生署一項聯合調查發現,小學生對紫外線的健康影響一知半解,僅約六成會採取防曬措施。由於皮膚抵受紫外線侵害有限,長期暴曬會導致皮膚癌及白內障,尤以發育中孩童較易受影響,建議紫外線指數達「3」或以上應戴帽保護。

天文台及衞生署今年六月訪問逾三千名小五及小六學生,近七成人表示會於日常生活或戶外活動前查閱紫外線指數,約八成知過度暴曬會曬傷皮膚,引致皮膚癌,但不足兩成知道暴曬同時導致皮膚老化及白內障,僅約六成會採取防曬措施,女童比男童較留意紫外線指數及進行防曬。

曬傷可以累積

衞生署高級醫生(環境衞生)周楚耀表示,接觸過量紫外線,除曬傷皮膚及導致皮膚老化,亦會增加患皮膚癌及白內障的機會。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數據,兩成白內障病例可能與過度暴曬有關,另有研究估計八成皮膚癌由過度暴曬所致,

他指,皮膚僅能抵受一定程度的紫外線侵害,然後自行復原,若接觸過量紫外線,皮膚受損而出現發炎現象,屬永久傷害,傷害更會累積,長遠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過往有研究顯示,年少時過分暴曬而長大後患皮膚癌的風險,較成長後為高,以發育中的孩童影響較大。但他強調,適量曬太陽可減少骨折的機會。

紫外線傷害未必應皮膚感覺得知,周楚耀建議,當紫外線指數達「3」或以上,巿民應採取合適保護措施,如選擇遮蔭處、戴闊邊帽、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皮膚或眼睛,甚至避免長時間戶外暴曬等,「若果十至二十分鐘就可以唔使」。

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指,綜合過去十年數據,本港紫外線暴曬級數達至高或以上的日子,最多集中在六至九月,五月及十月亦不少,日數由二十四至二十八日不等,但未見有上升趨勢。天文台最近在其官方網站加入更多紫外線資訊,包括紫外線的謬誤,而「社區天氣資訊網絡」亦涵蓋港九新界的紫外線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