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毛澤東看今朝:特區肥水多流外人田

香港回歸時,有人形容為「舉國歡慶」或「普天同慶」,但回歸十二年了,香港貧窮人口卻多達一百二十四萬。這是怎麼回事?還能「同慶」嗎?

「世界上甚麼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多年來,特區政府時刻強調要搞好民生。對!民生比甚麼民主、自由都重要,沒有飯吃,甚麼事都談不上;吃不飽,人也提不起精神。

高官未能兌現保就業承諾

要搞好民生,還是研究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為先。孫中山演講時指:中國俗話說:「天生一條蟲,地生一片葉;天生一隻鳥,地生一條蟲。」這幾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有了蟲就有葉來養,有了鳥就有蟲來養。但是人類的天然形體不完全,生來沒有羽毛,必須衣以禦寒,必須食以養生。在太古吃果實的時候,地廣人稀,人人都是很容易覓食,不必做很多的工就可以生活。到了漁獵時代,人民就要打魚獵獸,才可以有魚肉吃,才可以生活,就是要做工才有飯吃。到了游牧時代,人類要從事畜牧才可以生活,當時人人都是逐水草而居,時常遷徙,所有的工作都是很辛苦勤勞。至於農業時代,人類要樹藝五穀才可以生活,彼時人類的生活更是複雜,所有的工作更是辛苦勤勞。到了工商時代,遇事都是用機器,不用人力……

說來說去,孫中山最初以為工業發展了,人類多數可以好吃懶做,但現實非常殘酷,英法等國工業化後,人民照樣要辛苦工作,只有少數人得享受一生,不用體力勞動。中國人口太多,幾乎人人都是手停口停,有工做就有飯吃,沒有工做就沒有飯吃。香港早已是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金錢社會,特區高官聲稱獨沽一味發展金融業已可養活一千萬人。但許多年下來,七百萬人口中竟有百多萬窮人,這當然不是窮人不肯工作,實際情況是政府未能兌現「保就業」的承諾,失業大軍已達二十一萬人,不失業者也常有開工不足、減薪等情況,生活不能安定。

有人認為,香港窮人太多,原因是貧富懸殊加劇。富的是些甚麼人?沒有人全面調查研究。我要指出,香港是洋大人的帳房,今之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都認為香港是個發大財的好地方。香港窮人之中,有相當比例的「少數族裔」,那主要指巴基斯坦、尼泊爾裔居民,但在香港的西方國家人士大多數家肥屋潤,這難道不是事實嗎?有大銀行還將基地從倫敦遷回香港,這顯示香港的肥水不會流進普羅市民的田中。

劉楚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