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只懂補鑊無人孭鑊 醫療事故此起彼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港公共醫療系統近日又接連爆出兩宗駭人事故。第一宗發生在將軍澳醫院,因為醫護及藥房人員連環出錯,一名初生男嬰被錯誤注射正常劑量十倍的卡介苗;另一宗發生於母嬰健康院,衞生署本月起由醫療輔助隊注射員為幼童注射肺炎疫苗及派發退燒藥,結果首個周日即出錯,最少十七間健康院派出錯誤劑量的退燒藥水,不少一歲以下嬰兒獲派一歲以上嬰兒分量的「大仔藥」,一歲以上嬰兒反而獲派分量不足的「細仔藥」。

對於母嬰健康院派錯藥,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形容為「不應發生的錯誤」,但他強調,退燒藥分量出錯「絕大部分情況不會構成健康問題」。而將軍澳醫院也匆忙解畫,指注射卡介苗不會對嬰兒身體構成大影響云云。

當局竭力淡化兩宗事故的嚴重性,可謂欲蓋彌彰。眾所周知,幼童的身體抵抗力遠遠不及成人,醫院向他們行醫施藥尤須慎之又慎,如今接連發生涉及幼童的醫療及藥物事故,再次證明公共醫療系統混亂不堪。雖然今次僥倖沒有造成人命傷亡,難保下次不出更大的亂子。有見及此,昨日已有家長即時取消為子女打針的預約,亦有家長拒領健康院提供的退燒藥,明言考慮轉向私家醫生求診,以實際行動向公共醫療投下不信任的一票。

醫療事故不絕如縷,處事馬虎的前線人員固然難辭其咎,但整個醫療系統腐敗才是最根本禍源。我們已經多次指出,因為醫管局近年不斷將資源向高層傾斜,導致前線資源嚴重不足,醫護人員被迫承受超時超量的工作,因而導致接二連三的事故。令人失望的是,無論輿論如何批評,醫管局依然擇惡固執,不但不思改善,反而進一步加重前線醫護的壓力。

就以今次派錯藥事件為例,要不是因為前線醫護人手不足,怎麼會改由醫療輔助隊頂替呢?誠如醫學會批評,疫苗注射須經專業訓練,衞生署將此交予未經正規訓練的人員負責是專業失德,如果作出決策的是醫生,更可能要面對醫委會的紀律聆訊。事實上,在食衞局局長周一嶽的管理下,醫管局過往便曾鬧出「護士充醫生」的謬事,假如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得不到解決,誰敢保證將來不會出現清潔工人幫病人打針的情形?

其實,對於本港醫療亂象之源,當局並非一無所知。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梁卓偉日前也承認,所有醫療事故都是人為疏忽,管理層責無旁貸。然而面對接連不斷的醫療事故,人們何曾見過當局嚴加追究管理層的責任?

當局不想辦法整頓醫療系統,只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每次發生醫療事故,人們總會見到當局作出一番煞有介事的調查、檢討,然後訂立若干指引。一如既往,今次事件發生後,衞生署也推出一系列補鑊措施,包括改由專人負責派藥、分開擺放不同分量的藥水,以及加強指導工作人員等。可以肯定地說,這些措施無非又是一些掩人耳目的把戲,當局只懂補鑊、無人孭鑊,則失職官員必然繼續犯錯,醫療事故必然繼續發生。

現代政府講求問責,人們可以看到,新疆烏魯木齊局勢混亂,該市市委書記和新疆公安廳長即被問責撤職;台灣政府救災不力,其行政院院長亦率領內閣總辭謝罪。難為港府多年來將「問責制」喊得震天價響,但實際上,香港已經成為兩岸三地唯一有責不問、有責不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