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新填地街黃大仙隨時爆水管

【專案組報道】告士打道爆水管意外令港島區交通癱瘓,專家歸咎挖掘工程令地下沙石流失,使水管缺乏承托而爆裂,加上水管的維修方法有問題,政府部門間又不協調,以致爆水管問題長期困擾港人,在填海及挖掘工程繁忙的地區更屬高危。其實本港每月大大小小的爆水管意外平均達一百五十宗,有顧問公司早前受政府委託勘察九龍區水管,揭發一成水管已達高危級別,隨時爆裂。

全港有四成半水管使用逾三十年,總長度約三千公里。隨着水管老化,爆裂次數亦逐年增加,今次更出現同一條水管短期內爆多次。有多年經驗的持牌水喉匠周先生指出,鐵路開挖和建築工程都令地底產生震動,容易令承托水管的沙石流失,致水管容易爆裂。不過他認為,同一條水管出現「連環爆」,可能與水務署維修工程短視有關:「每次出事就只係『醫』爆嗰截水管,範圍可能得十呎,但可能受工程影響,十呎以外嘅沙石亦有流失,下次就到幾十呎外嘅水管爆裂!」

工程師學會上任會長黃耀燊指出,出事路段屬於進行中的「更換及修復水管工程計劃」內,當新水管鋪設時,水管的水壓有改變,不排除舊水管因水壓增加引致爆裂,但他認為水管下出現沙石流失,可能與附近大廈建築影響地下沙石有關。

主要馬路勘察時間太短

前水務署助理署長、香港管線專業學會會長古志眾解釋,爆水管意外成因很多,例如道路因重型車輛行走頻繁,令地底的水管負重壓力增加。此外,水管若輸送海水而被銹蝕,或因水管附近電線的游離電子影響等,都會引致爆水管。

他坦言,水務署有定期檢測水管安全,如結果滿意,會待至少一年,甚至三至五年後才再作勘察,但由於維修水管工程期間需要封路,工程往往要待有關部門批准,一旦涉及主要交通道路時,申請時間更長,令維修工程愈推愈遲。

香港工程師學會安全工程專責事務委員會主席黃敬亦指,水務署承辦商向有關部門申請進行水管勘察,往往需等候一至兩個月,但若勘察工程是在主要交通道路上進行,則只會批出六至八小時封路,故此進行有關工程面對相當大的難度。他直指,如果水管遭劃花一條痕,有機會縮短十至二十年壽命,由於本港工程頻繁,水管受損機會則更大。

月均逾150宗情況惡化

他透露,有顧問公司受水務署委託,早前評估九龍區的水管,根據它的使用年期、物料、已知的損毀和爆裂後的影響程度作評分,發現在主要管道中,有一成屬高危級別,分布於新填地街和黃大仙一帶,有即時更換需要。而港島的灣仔和上環亦是高危地區,爆水管危機可謂分布全港。

水務署資料顯示,過去三年爆水管日趨惡化,由○五至○六財政年度的一千五百八十五宗,上升至○六至○七年度的一千六百三十三宗,○七至○八年度更達一千八百一十六宗,即平均每月超過一百五十宗。

第一手消息請瀏覽on.cc《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