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管理不善種惡果 公共醫療失民心

不絕於耳的醫療事故和匪夷所思的烏龍醜聞,已令市民對公立醫院的信心跌至谷底。問責高官顢頇無能,醫管局管理不善,令醫療質素每況愈下。惟有整頓現行架構,合理使用資源,強化管理層問責,才能重建市民信心。

公立醫院一個月內先後發生四宗涉及醫護人員人為疏忽的醫療事故,伊利沙伯醫院產科護理員無按程序替初生女嬰編印腳帶及核實資料,導致兩名女嬰被對調;事隔十多天,該院又有護士未檢查卡介苗針劑有效期,替五名嬰兒注射兩日前稀釋的過期針劑。其他醫院亦不能幸免,北區醫院護士誤將止痛的口服嗎啡糖漿當生理鹽水為病人注射;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上周又有護士未有核對資料,替一名嬰兒注射屬於另一名嬰兒劑量的抗生素。

接踵而來愈爆愈離譜的醫療事故已引起市民強烈關注。「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受訪者中認為伊院調錯嬰事件涉及人為疏忽的,高達四成六;兩成三認為事故與指引及程序不完善有關;有一成六人擔心,醫護人員不按指引辦事的情況可能很嚴重。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梁卓偉回應北區醫院打錯針事故時稱,可能是人為疏忽,但管理層責無旁貸。這番話難免予人輕描淡寫、推卸責任之感。導致事故的人為因素毋庸置疑,但根源在公立醫院管理混亂,制度形同虛設。只虛言管理層有責,卻從未見有關人等真正問責,難免讓人質疑當局改善醫療服務的誠意。

有四成七受訪者直指,伊院護士錯誤為嬰兒注射過期卡介苗,反映出醫護人員工作態度粗疏;兩成五批評醫護警覺性不足;還有兩成二認為處理針藥程序有待改善。市民的憂慮並非無的放矢。醫管局為減少藥物事故訂立了「三核五對」程序,但廣華醫院四月初發生一宗將鎮靜劑當嗎啡替病人注射,導致病人神志不清的事故,涉事護士承認並無跟足有關程序取藥。正因為管理層監督不力,前線醫護有指引卻不遵守,導致打錯針的事故不斷發生。

調查還發現,四成四受訪者認為,連串醫護人員違反指引事故,反映醫院並無吸取教訓;兩成六則指是資源不足所致。對於公共醫療質素的評價,四成八受訪者直指醫管局管理不善;更有兩成二坦言,公立醫院屢犯屢錯,已令市民失去信心。

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本港公共醫療百病叢生乃結構性問題,醫管局每年開支數百億元,其中薪酬開支佔了八成五。管理層不斷膨脹,架構上肥下瘦,官多兵少,令前線資源嚴重不足,醫療質素不斷下降。正如民間監察人士所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為卸掉政府包袱,對推行強醫金不遺餘力,一意孤行,對改革醫管局卻愛理不理,甚至百般縱容。醫醫相護,為禍病人。

「治症及其未篤,除患貴其未深。」由於周一嶽做事優柔寡斷,醫管局管理失職,公共醫療系統的問題已積重難返,病入膏肓。接連不斷的醫療醜聞再次證明,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建立以病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公立醫院遲早會變成市民望而卻步的「閻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