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烽火台:不如跳芭蕾

粵港官方聯席酬酢,煲呔曾忽然舞王上身,用「跳探戈」比喻雙方關係。小生以為,煲呔曾要想搞好粵港發展,不如學跳芭蕾。

探戈雖美,但失諸放蕩,男女舞者神情嚴肅,實則左顧右盼,意味粵港兩地貌合神離,一踢腿,一閃身,光影流連,稍縱即逝,總予人出軌的聯想。芭蕾卻不同,五個基本腳位、七個基本手位,手勢步伐皆有定式,盡在意料之中,仍可曠人耳目。芭蕾舞源於文藝復興時的意大利,後來傳入法國,初期融入宮廷宴會,台上表演狩獵,台下開始吃肉,台上展現江河諸神,台下吃魚,到了劇情高潮,與宴賓主齊齊參與演出,要求官紳王族不但動口,更要動手。到了十九世紀的俄國,柴可夫斯基一生譜下三大芭蕾經典,《天鵝湖》的浪子回頭,《睡美人》的神仙美眷,《胡桃夾子》老少咸宜,已成為聖誕節的傳統節目,兆頭好,意境亦佳。

一個成功的芭蕾舞者,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磨練。外人但見舞者踮起腳尖,看似輕盈,其實承載千鈞之重,一舉手、一投足,每一個細節,需要做到一絲不苟,戲劇、音樂、舞蹈,每一門學問,需要做到融會貫通。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流過汗、受過傷,方可上台演繹美學,台下觀眾屏息靜氣、目不轉睛,猶如山色沮喪,但見舞者忽然頓下、轉身,奔前承接掌聲,落幕、再開,掌聲依舊雷動,台上舞者熱淚盈眶,鼓掌的人同樣感動。

反觀你實事不練,光是吹吹牛皮簽簽協議,振振兩片嘴皮就想騙取掌聲?你傻,台下的千萬對眼睛可不笨!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