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復甦無非畫中餅 就業方是燃眉急

本港失業率稍為喘定,但前景依然未容樂觀。統計處昨日公布,本港五至七月份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百分之五點四,與四至六月份的數字相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雖然隨着外圍及本地經濟反彈,本港勞動市場出現回穩迹象,但整體營商氣氛仍然審慎,僱主聘人仍然保守,失業率短期仍有上升壓力。

相比當局最近不斷強調的「最壞情形已過」、「經濟復甦已露曙光」等論調,就業形勢仍然相當嚴峻。事實上,即使五至七月份的整體失業率維持不變,但失業總人數已由二十萬三千人增至二十一萬三千八百人,而就業不足率更由百分之二點三升至百分之二點四。此外,勞工處七月刊登的私人機構職位空缺亦比去年同期劇減近三成,按月減百分之一點二。

這些數字說明,就業市場並沒有明顯受惠於經濟的回穩,當局再不盡快推出刺激措施,隨着更多畢業生走出校園,失業率勢必進一步惡化。

事實上,青少年失業率正持續上升,其中十五至十九歲青少年失業率升至百分之二十四點三,失業人數增至一萬二千人,二十至二十四歲失業率亦升至百分之十點六,失業人數多達三萬一千人。張建宗指,鑑於八月份是畢業生投入勞動市場的高峰期,整體就業壓力在未來一、兩個月會全面反映出來,當局會提供全年三萬五千個「展翅.青見計劃」名額,配合「大學畢業生實習計劃」,紓緩年輕人的就業壓力。

當局將解決青少年失業問題寄望於展翅等計劃,這恰恰帶出另外一個問題。港府於一九九九年推出展翅計劃,當時已被抨為不切實際,甚至譏之為「剪翅計劃」。其一是因為課程內容過於着重理論,實踐不足,難以提升學員的職場競爭力;其二是因為本港經濟發展過於單調,適合低學歷青年的就業機會買少見少,就算當局為他們提供再多培訓,也無用武之地。

本報日前就展翅計劃作出跟進,發現課程內容至今仍是理論多過實用。譬如有青年讀完美甲課程,卻未能獲取行內認可的專業資格,結果修讀課程無助就業,展翅不成反被「剪翅」;有學生選修西餅製作課程,幾個月來只學到如何分辨刀、麵粉的種類等,連麵粉也沒有落手搓過。

由此可見,展翅計劃推出至今足足十年,仍然不見顯著改善,其作用仍然止於粉飾就業數據。更加令人憂慮的是,假如經濟轉型繼續原地踏步、青年就業輔導沒法發揮真正效用,香港勢將面對更長遠的失業問題。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雖然港府早前公布,今年第二季GDP已比首季回升百分之三點三,但這只是草螢之耀、荷葉之露,距離真正的復甦仍很遙遠,目前來說,市民更關心的是飯碗問題。人們要問的是:既然經濟表現已見「曙光」,為何失業率仍居高不下?為何又有一萬多人加入失業大軍?港府有否設法解決?

其實,當局也不得不承認,本港經濟之所以有所好轉,主要是依賴內地強而有力的刺激措施帶動,可見香港不過是搭上人家的順風車而已。至於港府,依然只懂得坐而論道,無所作為。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各地政府莫不以大型基建刺激經濟,但香港的十大基建至今仍無一動工!

我們認為,世上沒有不勞而獲、憑空而降的復甦,即使環球經濟初現曙光,但香港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境,解決失業問題,終歸還是要靠自己。一味沉醉於「曙光」之中,只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