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短打長擊:慣竊與天才

一名自幼成績優異的大學生,疑不堪考試壓力患上偷竊癖,但觀其所偷,無非朱古力、電芯、洗面乳之類不算值錢的東西。人們不明白,何以一個讀這麼多書的人會在店舖盜竊?

精神科醫生指出,偷竊癖暫時沒有針對性藥物,患此症者,無關賢愚。意大利的朗布羅梭,今人稱他為犯罪人類學的始祖,一八七六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有關犯罪學的著作《犯罪人論》,其中有「生來犯罪人」學說:人是否生來就可判斷他的犯罪傾向?朗布羅梭的學說發表後,引來許多學者的研究及討論,英國學者哥林使用了比較研究法,將犯罪的人與正常人(英國的大學生)的生理特徵作一比較,結論是,兩者在生理上並無任何特徵可予以區別。

其他學者通過比較,亦無法證明犯罪者的智力與守法的人有差別,也無法證明犯罪者的團體智慧比一般人高。

法國作家尚.惹內因十歲那年被誣陷為小偷,自此成了感化院常客,坐牢成為家常便飯;有一段時間,他甚至淪為男妓。四十年代,他在獄中突然動念寫作,出了四部著作,一九八三年榮獲法國國家文學大獎。一九八四年,他再次作案,被判無期徒刑。

美國亦有位偷書雅賊名叫亞力山大,他偷書致富,自詡在十二年的偷書生涯看了幾百萬本書;是否作大,無從稽考,但他有偽造珍本的本領,脫離偷書生涯後,竟成為成功的書商。

慣竊即使是天才,並不值得鼓吹,但願未來有靈藥,可有效治愈偷竊癖。

洪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