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經濟陰晴仍難辨 侈言復甦恐太早

全球經濟稍有好轉,前景卻依然未容樂觀。港府昨日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本地生產總值(GDP),雖然比第一季回升百分之三點三,但按年計仍然收縮百分之三點八。令人側目的是,面對這種陰晴莫辨的形勢,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已急不及待報喜:「經濟復甦已漸露曙光,下半年前景可望續有改善,全年經濟預測向上修訂至收縮百分之三點五至四點五。」

當局樂觀,市民卻樂觀不起來。事實上,雖然近期投資市場轉趨熾熱,但實體經濟絲毫不見起色,黎民生計依舊困頓,本地失業率仍高居百分之五點四。銀行公會昨日預計,失業率將於年底升至百分之六,意味可能還會有數萬人加入失業大軍,在這種情況下,港府斷言「經濟復甦已漸露曙光」,是不是高興得太早了呢?

最不堪的是,佔本港企業九成以上的中小企經營環境並沒有明顯的改善。昨日有一名玩具商人疑因生意不景燒毀貨物,企圖人貨「一鑊熟」。見微知著,從這件小事就可以窺見中小企經營環境依舊慘淡,融資難、定單少的難題尚未解決,曾俊華聲稱「政府的『穩金融、撐企業、保就業』策略已取得一定成效」,不知從何說起。

正如工商界人士所言:「全球經濟最壞時刻或已過去,但不會出現『V』形反彈。」也就是說,在目前的經濟低谷中,香港可能還要徘徊、掙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至於何時才能夠真正走出低谷,還看當局是否有所作為,過早侈言經濟復甦,顯然過分樂觀。

放眼外圍形勢,同樣變幻莫測。美國七月份失業率出乎意料地微降,但消費數據卻出人意表地轉差,不少學者及市場人士認為,目前投資市場上的繁榮景象,只是虛擬經濟膨脹下的一場虛火,而實體經濟則依然充滿變數,甚至有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

美國總統奧巴馬不久前坦承,美國勞工市場依然疲弱,著名投資者巴菲特甚至促請華府推出第二輪刺激經濟方案。層層陰霾之下,只有港府「先天下之樂而樂」,豈不是咄咄怪事!

當然,金融海嘯總會退卻,經濟也總有好轉的一天,對於港人來說,港府管治混亂、施政不彰、振興經濟不力,才是最令人憂慮的。中大日前公布二○○八年香港整體生活質素指數,充分反映香港人的無奈與悲哀,在各項分類指數中,經濟指數跌至歷來最低水平,其中最差的是政府表現指數,下降近三成,而不滿港府表現的市民則飆升近四成。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可以見到,在這場百年不遇的經濟危機中,港府不但無力對抗金融海嘯,反為香港人帶來無日無之的施政亂象。正因為港府施政陷於弱勢,紀律部隊才會紛紛籠裏雞作反,以各種藉口要求逆市加薪。展現市民眼前的,儼然是一幅不堪入目的末日景觀,豈有半點復甦的苗頭?

曾俊華也不得不承認,香港經濟之所以稍有好轉,主要是依賴國家強而有力的刺激措施帶動。實際上,金融海嘯爆發一年以來,港府不是守株待兔,就是坐而論道,最大的努力,只是成立了一個誇誇其談的經機會,推出虛無縹緲的所謂「六大優勢產業」。如果說香港經濟有所好轉,也不過是搭上人家的順風車而已。

復甦之路漫漫長,重振經濟靠實幹。港府不想辦法改善施政,腳踏實地振興經濟,只在不斷地喃喃自語,放出「最壞情形已過」、「已見復甦曙光」等空言,除了麻醉自己之外,到底還有甚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