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豪言雋語:失文物有功

數年前一套港產片有如下情節:一名警員失去了佩槍,原本應及時向上峰報告,但老差骨為救同袍,爭取到一晚的轉圜時間,希望能及時尋回失槍,過程中驚動黑白兩道,鬧出了不大不小的風波……

記得當時觀賞此片時,深為電影的緊張刺激所吸引,但最近赫然發現,整個故事的前提其實很成疑問,試想想,一把手槍能賣幾多錢,也值得大家瞎折騰?胡亂用模型槍蒙混過去不就結了!

列位看官別要笑小的癡人說夢,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可能真的作如是想。康文署早前被本報踢爆,○一年遺失了二十一件與孫中山先生有關的文物。康文署副署長鍾嶺海日前指出,不知所終的文物並非價值很高,而清單內所有具歷史價值的文物均已全數由康文署接收。至於那二十一件失落的文物,如果日後重現,會聯絡擁有者,爭取將文物收入館藏。

聽鍾大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原來只要遺失物品「價值不高」,就可以當無事發生。如果不是本報揭發事件,恐怕就真的神仙過海矣!進一步推論,遺失的文物價值不高,點算失職的責任就可按下不表,如果康文署「執了平貨」,主事者豈不是要升官發財?

事實也是如此。據鍾大人說,康文署當日遺失二十一件文物,卻多了四百多件文物,當中包括歷史圖片、包括信封的信函、紀念章和各種證章等,應有盡有,彌足珍貴,怪不得當日負責採購的博物館館長,現在已官拜康文署助理署長!

在香港這個功利型社會裏,「賺錢」才是硬道理。用二十一件「價值不高」的文物換來四百多件珍品,隨時賺了二十個開。單憑這一點,有關官員就應論功行賞矣!

陸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