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烽火台:教育產孽

中學會考放榜,十三名考生榮獲十優佳績,小生替他們感到高興,但這絕非本港教育的榮耀。說到底,這些尖子學生在任何教育制度下皆可成功。

小生更加關注的,是六千三百多名考獲零分的考生,到底社會將為他們提供甚麼出路?可以毫不過分地說,在整整五年的中學「教育」裏,這些學生根本沒有學到多少東西,當局盲目地將他們投入文法學校,無疑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

小生認為,一個成功的教育制度,在於因材施教,讓學生各展所長。除了出產十優狀元外,小生更希望大部分學生都可找到強項,靠這些科目獲取佳績,循特長升學。至於那些不適合傳統教育的學生,當局亦有責任主動為他們提供另類教育。

事實上,本港教育投入不在少數,教育經費連年高佔政府開支首位,卻始終無法做到真正的拔尖補底。數據顯示,香港每年仍在製造五千至六千名零分生,○一年至今,零分生總人數已多達五萬八千。以培育一名學生由小學讀到中五平均要用三十四萬元計,短短九年內,香港人至少已花了一百九十七億元「培育」零分生!

零分考生年年有,不少專家出謀獻策,要求當局設法改善。但多年下來,本地教育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模式,為了培養極少數精英,每年製造大量失敗者,難為港府還敢矢言「發展教育產業」,而實際上,他們正在進行「教育產孽」,那六千多名前路茫茫的零分生,就是最明顯的犧牲品。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