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鼠患蚊患何其多 官僚無奈小蟲何

一疫未平,一疫又起。肆虐本港的豬流感未有緩和迹象,青海省近日又傳來駭人聽聞的肺鼠疫,至今已造成三人死亡。雖然疫區距離香港遙遠,疫情亦已初步受控,然而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鑑於鼠疫傳染力強、殺傷力高,不能不令人聞鼠色變。

尤其是本港衞生黑點多多,到處都可以見到垃圾堆積、鼠患猖獗,甚至曾發生公眾泳池「人鼠同游」、壽司店「迴轉老鼠」等驚人事件。在輿論壓力下,食環署自○七年起信誓旦旦表示會加強地區治鼠工作,然而多年下來,其成效「有口皆悲」,就拿去年全港鼠患參考指數來說,便已高達百分之六點三,較前年升逾三成,比○六年勁升逾一倍。本報記者日前前往鼠患重災區旺角視察,發現不少食肆後巷滿布油漬、水漬及食物殘渣,坑渠堆滿西瓜皮、蛋殼及肉碎等,儼如老鼠「糧倉」。假如鼠疫傳入本港,後果不堪設想。

此外,本報記者還發現了一個怪現象。當某區上半年錄得較高鼠患指數時,下半年便會回落;相反,上半年指數較低的地區,下半年即告回升。原來,當局對本港各區鼠患採取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處理手法,例如去年初,油尖區的鼠患指數高達百分之八點一,於是當局作出針對性治理,令該區下半年的鼠患指數降至百分之三點三。然而可笑的是,當局顧此失彼,就在他們忙於治理油尖區鼠患的同時,包括深水埗、北區、元朗等「非重災區」的鼠患指數,卻紛紛錄得逾一倍升幅。

事在人為。部分地區鼠患指數可以在半年內驟降,證明對付鼠患,港府並非無能為力,而是未盡全力,不願盡力。誠如有滅蟲專家指出,治鼠是一項持之以恒的工作,千萬別以為搞妥一次就沒有問題,而是應該堅持到底。食環署僅是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結果鼠患自然是此起彼伏,此伏彼起,永遠也解決不了問題。

本港鼠患為禍不止,還只是環境衞生亂象中的冰山一角。本報早前揭發,不少酒樓為了節省成本,沒有常做滅蝨工作,導致地氈暗藏大量跳蝨,不時咬傷食客及員工。本報記者就此致電食環署投訴,對方竟說只會視察食肆有沒有老鼠、蟑螂,由於蝨的舉證相當困難,反建議記者「唔好去幫襯」。也就是說,對於蝨這種傳播鼠疫的主要媒介,當局竟視而不見,見而不理。

令人憂慮的還有蚊患問題。時值盛夏雨季,全港各區蚊蟲孳生,大大增加日本腦炎及登革熱的傳播風險。根據當局數字,六月份的誘蚊產卵器指數急劇上升,除三十八個監察點有三十七個錄得正指數外,更有十二個地區指數高於警戒水平。對此,當局顯得漫不經心,早前有屋邨居民在行人通道上蓋發現大量蚊蟲,向食環署投訴,但食環署竟卸給路政署,而路政署又卸給房屋署,各個部門將投訴者當人球踢來踢去,卻始終沒有一個部門出手滅蚊。

鼠患、蝨患、蚊患,百患不如官患,病毒不如官毒,本港蟲鼠為禍,真正源頭就是食環署這些治鼠不力、枉受民祿的「官倉碩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