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我在我思:盲流感

美國某未來學家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談到文盲,聯合國為新世代的文盲下了定義:第一類是不能讀書識字的人,第二類是不能識別現代社會符號的人,第三類是未能使用電腦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

第一類文盲,認字有障礙,寫字有問題,稱他們為「文盲」倒也不以為過,但第二、三類的文盲,卻明顯跟第一類不同。這批所謂的「文盲」普遍受過良好的教育,只是科技知識較常人貧乏而已。以香港為例,為了緊貼日新月異的科技潮流,避免淪為「文盲」之流,結果後生一輩無不日夜沉醉網上漫遊以充實腦袋,開闊眼界。

有得就有失,年輕人對電腦多過對課本,平日又少執筆,雖則電腦知識有長足進步,但認字水平、書寫水平卻大不如前,盲流感迅速蔓延。豈止中學生表現差勁,就連貴為尖子的大學生一經測試,也都錯字連篇,醜態畢現。

香港學生中文水平不濟,有人歸咎教師質素平庸無奇。可是,筆者卻認為除了科技發展過速導致學生只愛影像、忽略文字外,一班鼠目寸光的教育局官員更應負上責任,他們取消《出師表》、《孔乙己》等範文的考核,插入一些以邏輯推理為主的甚麼奪命四式判斷題,以及憑靠吹水齋噏即可蒙混過關的口試,顛三倒四,盲目改革,中文的意境、神韻又全然不顧,試問在這種不知所謂的新課程之下,老師又怎能有突破?學生又怎能體認中國語文的精髓呢?

劉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