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炎夏加上雨季,令上月本港多區誘蚊產卵器指數大幅急升,三十八個監察點有三十七個錄得正指數,當中有十二個地區錄得的指數更高於警戒水平,觀塘中的指數達百分之四十八點三,為全港最高。食物環境衞生署發言人指,高於警戒水平的地區已啟動地區跨部門滅蚊應變機制,清除蚊子孳生地。
反映登革熱病媒白紋伊蚊在本港活躍情況的誘蚊產卵器平均指數,由五月百分之八點二上升至上月的百分之十九,急升近十一個百分點;主要口岸的誘蚊產卵器每月平均指數亦上升近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一點五;分區指數方面,三十八個監察地區中,有三十七個錄得正指數,指數介乎百分之三點六至百分之四十八點三。
更令人憂慮的是,十二個地區錄得指數高於百分之二十的警戒水平,踏入警戒級別的地區分別為觀塘中、大圍、何文田、黃大仙中、荔景、藍田、粉嶺、長洲、鑽石山、馬鞍山、瀝源和西環。觀塘中、大圍及何文田的指數分別達百分之四十八點三、三十八點五及三十八,為三個最高指數地區,觀塘中以曉光街、協和街、康寧道及功樂道一帶蚊患最嚴重,大圍顯田街及田心街一帶為區內較多蚊患地方。
啟動跨部門應變機制
食環署發言人指,白紋伊蚊可在細小的水體孳生,淤塞溝渠、沙井、棄置容器及輪胎均有利蚊子繁殖,提醒市民現時正值雨季,氣候十分適宜蚊子孳生,因此必須提高警覺,加強防蚊措施,而高於警戒水平的地區已啟動地區跨部門滅蚊應變機制,除每周定期的滅蚊工作外,政府部門亦已增加巡查及清除蚊子孳生地。該署建議市民及物業管理公司每周至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並經常保持溝渠暢通以防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