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我在我思:發夢大業

孫中山先生曾經強調「知難行易」,他希望國人能夠躬身力行,貫徹始終,不空說、不空想,踏實做人。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正因受「知難行易」學說的影響,而把原名改了,以「行知」代「知行」,意思是要自己從實踐和行動中去領悟知識的奧秘。翻查資料,著作等身、學問淵博的陶氏在抗戰時期是許多同胞的偶像,其思想、行為、理論皆深深影響當時的年輕一輩。他說過一句相當有意思,而且極堪咀嚼的話:「最有意義的人生是,為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

為「大事」而來,做「大事」而去,說得多麼精彩!人生有幾多個十年?數算日子,頂多給你活到一百歲好不好?換句話講,尋常百姓的人生最多只有十個循環。其實,大家可以捫心自問:究竟人生十個循環之中,做過哪幾件大事?

民主政客可能會吹擂「我一生都轟烈精彩,幹過的『大事』可謂多不勝數,例如我沒有一刻為爭取民主普選而鬆懈,由始至終也沒有放棄過追逐歐美模式的民主好夢、美夢」;而那個甚麼地方長官牛皮卻吹得更脹更大:「在我英明的領導下,金融業空前暢旺,千萬人之中,沒有一個不得溫飽,沒有一個愁眉深鎖,足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並駕齊驅,『紐倫港』的繁華春夢可望實現!」

民主好夢?「紐倫港」春夢?普選美夢?原來在政客、長官的眼中,一切的「夢」都可定性為「大事」。

可是,縱觀古今,大家可曾發現哪一種「夢」最終能如願達成?聽來聽去,不又是「好夢成空」、「春夢難圓」、「夢斷城西」等令人氣餒挫敗的話語嗎?發夢容易,做大事難,怪不得政客、長官都只沉醉在發夢的虛幻意境中。

劉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