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我在我思:國學熱

內地刮起國學熱潮,一眾同胞無不以習誦國學為傲,彷彿不曉國學者則無法跟人暢述人生大道、修身之行。正正因為時下倡導國學之風大熾,不少研讀《四書五經》、能言善辯的講師學者,遂有幸一躍成為身價不菲的甚麼講壇演說家,他們只要在電視機前附引《論語》、《孟子》、《莊子》、《大學》、《中庸》等某章某節某句來暢解一番,說說箇中蘊含的哲理,片刻即能賺得數萬甚至數十萬元的出鏡費、演講費。

一言可值千金,利潤豐厚若此,怪不得連窮鄉僻壤、名不見經傳的大學講師也紛紛著書立說,以求一朝蒙受賞識,躋身國學大師之列,從而掘得千金、萬金、億金。

潮流興談國學,然則國人是否都能明白當中的真諦,筆者倒很懷疑。究竟國學是甚麼?我想大概連那些經常曝光於大眾面前的所謂國學大師也未必能準確說清!考據歷史,滿清一朝,外國勢力強行入侵,帶來西學,為了與「西學」區分,有人提出了「舊學」或「中學」的概念。倡行洋務運動的張之洞曾提出:「新舊兼學。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為舊學,西政、西藝、西史為新學。舊學為體,西學為用,不使偏廢。」他所提及的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可作為「國學」的註解。繼後,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有進一步的延伸,他指出,相對於「新學」而言,「國學」指「舊學」;相對於「西學」,「國學」指「中學」。

提倡國學,藉以喚醒民眾的愛國熱情,本應大力支持,但若像中國教育部般,將國學詩文編成流行歌曲,然後找幾個咬字不清、歌藝平凡的歌星、明星扭扭屁股、大聲獻唱,藉以灌輸愛國情操,則難免會予人不倫不類之感!

劉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