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烽火台:貧無立錐之地

貧者無立錐之地,素為香港現實寫照。時至今日,香港仍有約十萬貧民居於籠屋及板間房。夏日炎炎不能眠,惟在小小籠中輾轉反側,上個廁所也爭崩頭,小孩子只好使用痰罐,一路坐着方便,一路出手驅鼠,苦中作樂。

稍為「寬裕」一點的,可以入住板間房。比起籠民,起碼有個「獨立小天地」,但這小天地確實小得可憐,一個五、六百呎的單位,已可間作九間,每間一個插頭,每戶一個火水爐,一不小心,祝融到訪,九家房客一鑊熟。

又或者你等了又等,終於讓你等到公屋上樓。別開心得太早,房屋署為你準備了特色「沙甸魚」公屋,日前,鯉魚門邨鯉隆樓有一百零八戶好漢獲准調遷,原因是,三人家庭錯配二百多呎小單位,人均不足八十呎,客廳只能放下一張飯桌。大丈夫睡到五呎床上,只有屈的本能,沒有伸的空間。

原來,香港雖已進入「二十年來最好」的佳境,但政府的公屋單位卻不斷縮水。房委會說,因為輪候冊上的小家庭愈來愈多,已經將新建單位面積縮小一成,本來三百七十呎的大單位被改成三百二十呎。更慘的是二人家庭,只得一百五十呎的蝸居,被學者形容「慘過坐監」。

政府說得不錯,本港家庭人數確有減少趨勢,但人們不明白的是,何以人數減少就代表所需空間減少?大家不妨看看新加坡,公屋德政澤被萬民,人均面積高近三百平方呎,但新加坡政府猶未自滿,正計劃為民眾提供四、五房的大單位,將「居者有其屋」的目標改為「為您提供引以為榮的住屋」。既然香港社會富裕、庫房水浸,為何政府不能擴大公屋面積,為基層市民提供更佳的居住環境?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