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Sun特搜:學童嘗「耕」辛珍惜盤中飧

【專案組記者羅慶輝、李嘉行報道 / 張琦攝】一項調查指出,本港小學生每天浪費食物多達十公噸,反映新一代小孩子根本不懂得珍惜食物,而當局多年來都沒有積極務實地去改變他們的觀念。反而大埔有一間學校,六年前已開始撥亂反正,以一塊田調教嬌生慣養的「嘥米新一代」,體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參加耕作的學童更覺得落田「好玩過打機」、「有效過齋睇常識書」,他們終於明白到珍惜食物是必須擁有的美德。不過,環保人士指出,單憑一間學校推廣這種意識,只是杯水車薪,政府毫不積極主動的態度,令人失望。

根據環保署最新資料顯示,二○○七年全港多達一百二十萬公噸食物被棄置,足夠全球一千七百多萬饑民一年糧食,有環保組織更發現本港小學生每天浪費十公噸食物。驚人數字揭露港人環保意識薄弱,以及教育下一代珍惜食物的品德培育徹底失敗。在浪費成風的社會氛圍中,位於大埔的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二年開校時,利用校舍附近一幅面積約二千多平方米的荒地,向政府部門建議開墾成為農地,主動矯正新一代的浪費劣根性。

老少共耕學跨代共融

自○三年,校方以象徵式每年一元租金租用該幅空地,及由政府聘請一名農夫擔任導師,規定每名學生每年須參與有機耕種,耕種計劃命名為「綠田園計劃」,至今已實行六年。由於校方為鼓勵學童無顧慮地耕種,故整個計劃都不計算分數。另外,校方亦與大埔長者綜合服務合作,安排學生與長者一同耕種,將計劃命名為「綠天使」,學習跨代共融。

播種澆水、捉田雞、與害蟲「戰鬥」、汗流如雨……一群在繁華都市出生、習慣父母帝王式照料的香港新一代,初嘗「耕」辛滋味。「種嘢好難,我唔會再嘥食物!」就讀小五的陳沅廷由怕泥、怕蟲,變成有膽量捉田雞,獨當一面種植各樣蔬果。她體會農民的艱辛,明白珍惜食物是人必須擁有的美德。學童提及的珍惜食物,正是普遍港人所欠缺。

農作物送贈老人中心

「學生識得叫工友畀少啲飯!」綠田園計劃的指導老師鄧思雅指出,參與耕種的學生,其環保意識必然有明顯轉變,例如由食剩飯,變成會向食物供應商要求減少食物分量,甚至會以身作則,教導家人自備購物袋。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的林惠玲校長,見到學生不僅學會珍惜食物,亦會珍惜當下擁有的人和事,甚表欣慰,「學生知道種菜艱難,會自己整滅蚊器、做稻草人防害蟲侵蝕農作物,喺汗水之中種出嘅農作物亦唔會收埋,佢哋會拎去畀老人中心送畀長者,或者同父母、老師分享。」

「曾有調查發現,小朋友以為有米飯係因為有超級市場!」綠色力量總幹事文志森指出,由於本港並非農業社會,現時教育亦未講述農業社會的艱苦,學童亦未親眼見過米的生長,雖然常識科可能提及耕種課題,但僅是無實踐的紙上談兵。而富裕環境令小朋友不會珍惜食物,「今時今日嘅小朋友一定要學習尊重食物,食物得來不易。」

政府投放不足難推廣

文志森認為校園有機耕種是有效的環保及生命教育,但未被政府重視,投放資源亦不足,「本港耕種活動都係靠環保團體、學校自發舉辦,但政府資源長期不足,康文署雖然每年舉辦種花綠化活動,但就忽略農耕活動。」他建議政府主動向學校及環保團體投放資源,善用本港荒地,推廣校園農耕計劃。大埔區議員林泉建議農耕計劃毋須只局限於學校,政府應在社區推廣,從而矯正港人浪費的惡習,但由於本港土地不足,並非全港各區都有合適的地方開墾作教育之用。

教育局發言人證實,局方未在全港學校推行耕種教育計劃,不過多年來都鼓勵學校靈活運用資源及空間,並與外間機構合作,安排耕種及環境考察活動。如學校有需要為環境教育而展開工程,可向教育局申請「環境及自然保育自然基金」,以便在校舍進行小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