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紀曉嵐鐵筆:母語教學慘被玩弄

香江回歸我天朝後推行母語教學,此乃天經地義,有很強的政治背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決定,在人心回歸和文化回歸上關乎國家民族的認同,在結束英夷一百五十多年殖民統治、殖民教育的大背景下,更是意義非凡。

然而,母語教學的推行從一開始就底氣不足,且遇到極大破壞,無法得到相關配合,因而「孤軍作戰」,這為今日之港英舊臣大搞復辟埋下伏筆。

所謂「底氣不足」,是指那時香江剛剛回歸,朝廷和香江府衙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大政方針之落實採取了「寧右勿左」的態度,也即害怕有人說九七回歸後「改變了現狀」,害怕有人說回歸後「內地的一制影響了香港的一制」,害怕香江的反對派、港英餘孽、洋奴漢奸在母語教學上作政治文章,攻訐「一國干涉香江內部事務」。故此,香江府衙不敢理直氣壯從國家民族大義和法理上宣傳母語教學的必要性,不敢理直氣壯宣揚母語教學在香江回歸天朝、憲政地位發生根本轉變後具有凌駕性的地位——它高於諸如「學校、家長、學生的選擇」,高於「市場需要」,高於「個人搵食出路」,高於「保持香江國際化」這類似是而非的胡說八道。香江府衙當年不敢站在這些國家、民族大義和法理地位的制高點上說話,而是在「母語教學更有利於學生讀書」等純教學方法上嘮嘮叨叨。如此氣短,母語教學一出師即弱雞也。

與此同時,香江府衙當年在時為政務司司長的紅杏陳婆為「公務員之首」的主導下,又弄出了一百多家所謂「英文中學」,可以「豁免」母語教學。這一百多家英文中學絕大多數是英夷治下的所謂「名校」,世上所有父母都望子成龍,而多年來「入讀名校」乃「望子成龍」所必須——這一思想誤區在英夷統治下根深柢固,於是有了這些香江府衙「御准」的英文中學,就有了兩種中學的「標籤效應」,一百多家英文中學乃「優質名校」,剩下的中文中學乃普通學校,「優質名校」可不必實施母語教學,只有「普通學校」才必須母語教學。這一陰狠之招,實乃對母語教學釜底抽薪也,對母語教學大大抹黑、狠摑一巴也。

苦了香江莘莘學子

與這種「標籤效應」、「抹黑效應」相配合的,是香江各所大學並沒有實施母語教學,而依然是英語天下。這即是說,實施母語教學的中文中學無法與大學銜接,而英文中學則大大佔了優勢,這無疑再次強化了英文教學的地位,狠狠打擊了母語教學。

一個「釜底抽薪」,一個「上升無路」,兩相夾擊之下,母語教學早已注定了遲早被推翻的命運,十二年來被港英餘孽和港英舊制玩弄於股掌之中,最慘的乃香江莘莘學子也。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