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知健:黃昏行鄉郊穿鞋防蛇咬

本文重點
【本報訊】蛇在夏季開始活躍,醫管局新界東聯網每年最少有一宗被蛇咬個案需要入住深切治療部,傷者主要被青竹蛇咬,八成為男童,多是八至十歲,遇襲者多在黃昏時赤腳或穿拖鞋在草叢中行走。去年八月,穿着拖鞋的六歲男童與母親在沙田區村屋一帶行走,被一條青竹蛇咬傷左腳踭,傷口腫脹至大腿,注射抗毒血清後更因過敏導致休克,經搶救後情況穩定。醫生須開他大腿的皮下組織,紓緩腿部壓力,才避免血管和其他組織因受壓壞死而要截肢。兒科醫生建議巿民夜間在鄉郊行走,必須穿鞋子。

該男童住在沙田區,當晚十時許與母親在區內村屋一帶行走,兩人均穿上拖鞋,期間一條蛇先咬其母右腳拇趾一口,再咬男童左腳踭。母親無恙,但毒液注入兒子腳中,並從傷口擴散到小腿和大腿,男童出現溶血徵狀。其母向醫生出示該毒蛇照片,確定為青竹蛇後,醫生為男童注射抗毒血清。惟男童對該種血清過敏,注射不久出現休克,血壓急降,經醫生搶救,血壓穩定後,轉送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兒科深切治療部,留醫三日後情況好轉。骨科醫生需在男童腫脹的左腿開皮下組織,腿部壓力紓緩後康復出院。

夏末秋初高危

威院在○七年十一月,也接獲一名七歲男童左腳被青竹蛇咬傷,蛇咬第二口才釋出毒液,男童腳背的兩個蛇齒印位置腫起和瘀青,又出現溶血徵狀,被送入兒科深切治療部,接受藥物治療和注射抗毒血清,翌日轉到兒科病房。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副教授韓錦倫表示,每五人便有一人對抗毒血清敏感,若傷者情況危急,無法先做敏感測試,醫生會同時為傷者注射抗毒血清和抗敏感藥,以免出現對血清的過敏反應。他稱,被蛇咬個案多在夏末秋初發生,巿民在黃昏或晚上在鄉郊行走,應穿鞋子和長褲,以防蛇咬。若被毒蛇咬傷,應以紗布包裹傷口後,立即到附近的急症室求醫,切忌用口吸出毒液,以免不慎吞下毒液及將口部細菌感染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