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酒後會有甚麼反應?酒精就是有種神奇作用,有人醉後會大笑,有人醉後說不停,有更多人是醉後特別疲倦,容易眼瞓,令人誤以為是解決失眠的辦法!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大家都會試過緊張致失眠,但精神科醫生指出,網上流傳的助眠方法並非全部正確,其中用酒精幫助入眠便是一大錯誤,比服食安眠藥更傷神又傷身!想知對付失眠的絕世好橋?由專科醫生逐一話你知!

酒精傷身又會宿醉,借酒入眠只會造成惡性循環。

手機的強光與密集資訊會刺激大腦,減少分泌褪黑色素,絕對是失眠大忌!

飯前輕跑30分鐘,方便又簡單!

藥物不能解決失眠問題,反而有機會上癮!

用慢呼吸的節奏,將身體慢慢放鬆進入夢鄉。

師奶易中招!

香港人患失眠的情況,不止是普遍,更直逼「嚴重」!據衞生署的數據顯示,全香港約有20%人士患有失眠,即是每100人便有20人遭受無眠折磨,而國際城市之間的失眠率維持在4%至20%,意即香港屬於嚴重地區!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指出,40歲以上女性特別容易患有失眠,以家庭主婦居多,其次為輪更、每天工作時間逾10小時及連續工作超過7天人士,他說:「中年婦人除了受更年期賀爾蒙影響而失眠,更重要是她們的作息規律比一般人具彈性,可以隨時晚起、早睡,或者睡午覺,這樣都會影響睡眠規律;而需輪更工作的,好像護士、空姐、機師、保安員,日夜顛倒的生活會影響睡眠質素;而外國研究亦指出,工作時間長─包括每天做10小時以上和連續7天工作,欠缺休息不但影響工作效率,更惡化失眠問題。」

長遠來說,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和爭取充足休息,是治療睡眠的路向,不過面對長夜眼光光,以下哪個常見對策才是醫生最讚賞?我們逐一點評。

1. 矛盾取向法(Paradoxical Intention) 相反意識

提醒自己不要瞓,丁醫生認為是最有效的入眠方法!他說:「情況就好像你捱夜看球賽、上堂聽書一樣,你愈想告訴大腦不要睡,你便愈眼瞓!許多失眠患者對睡眠有恐懼,每躺在床上要自己今晚睡着,反而造成壓力!利用矛盾取向法,跟大腦說你今晚不要睡,會更易入睡!」做法是先關燈,張開雙眼望着天花板,心裏跟自己說不要睡,看看自己能捱多久!通常20分鐘即見效,連孕婦失眠都可治愈。

成效:Z Z Z Z Z

2. 呼吸法 短吸長呼

曾接觸瑜伽和冥想的人,都建議從調節呼吸入手,放鬆身心幫助入眠;美國哈佛醫學博士Dr. Andrew Weil早前亦提倡「4-7-8呼吸法」,即是鼻吸氣4秒,閉氣7秒,口呼氣8秒,對此丁醫生亦非常贊成,「呼吸的快慢會影響情緒,正如你緊張的時候,呼吸會急促一樣,將呼吸的節奏放慢可以改變整體意識,秘訣是要慢數,幫助更快入睡。」

成效:Z Z Z Z

3. 飲牛奶 飽胃不餓

飲牛奶、熱朱古力、吃香蕉一直是坊間流傳的安眠方法,丁醫生認為少量進食可以提供飽肚感,幫助入睡,「肚餓會影響睡眠質素,飲杯熱牛奶可以紓緩胃部肚空的感覺;但切忌睡前吃得太飽,增加胃部負荷,需半夜不斷消化食物,容易造成胃酸倒流,難以睡得安寧。」

成效:Z Z Z

4. 做運動 飯前最佳

做完運動特別累,通常零舍好瞓!丁醫生認為帶氧運動可以釋放壓力,令身體疲累,但最佳運動時間是在晚飯前,他說:「做運動會令身體易攰,但亦會釋放腎上腺素,愈做愈精神!通常腎上腺素要2至3小時才回落,建議睡前3小時亦不宜運動,避免弄巧反拙。」

成效:Z Z Z

5. 安眠藥 藥癮難除

都市人習慣服藥醫病,但長期服用安眠藥會令身體造成倚賴,愈食愈失效,丁醫生說:「通常試過以上方法都未能治療失眠,我們才會開藥給病人服用,一般人連續服食安眠藥兩星期已足以上癮,而且身體帶有抗藥性,效果反彈更加難以入睡。」

成效:Z Z

6. 喝酒 無助安眠

對於喝酒能夠紓緩失眠,丁醫生認為會適得其反,並非一個可行的方法,「身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分解酒精,而大部分人酒後都出現頭痛、胃部不適等宿醉徵狀,只會影響翌日的工作表現,更難集中精神!而連續飲酒兩星期同樣會上癮,情況與服食安眠藥一樣,根本無法有效解決失眠!」

成效:Z

丁醫生推介:肌肉放鬆法(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調節呼吸時,可配合收緊和放鬆肌肉,達致漸進式全身放鬆,丁醫生說:「好多人其實不懂如何放鬆身體,嘗試由腳趾開始,用力屈曲繃緊10秒,再放鬆,然後由小腿、大腿、腰、手、肩膊至頸部慢慢做,可以幫大家更快入睡。」

成效:Z Z Z Z

文:Mary K

攝:Bowie、資料圖片

鳴謝:精神科專科醫生 丁錫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