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水問題雖然淡化,但風險其實未解除,不少港人擔心長期飲用會影響腎臟功能。除此之外,若平日攝水量不足,也會使腎臟沉積尿液中的礦物質結晶,亦即腎結石。當腎結石積累過多或體積過大以致無法隨尿液排出體外時,便會衍生一連串的痛疾,如:小便出血、腰痛等。尿道結石作為香港常見的都市病,並沒有明顯先兆,患者往往要待身體檢查或疼痛出現時才被發現。都市人惟有多加注意日常飲食習慣,以及定期作身體檢查以防患於未然。

現代人食無定時又少飲水,以致增加患腎石的風險。若然結石小於5mm,而患者又沒任何痛症,只要補充足夠水分,尿液就能排走體積細小的礦物結晶。

聯合醫院引入了「導航定位經皮穿腎取石手術」,利用電子針配合超聲波及磁石產生的磁場,能夠準確找出最佳取腎石的位置。

在飲食上,應避免濃茶、咖啡、花生、豆類等含高草酸食物或飲料。

進食高鹽分食物如臘腸、話梅會增加鈉質攝取量,變相使尿液中的鈣質含量和尿酸提升,無形中增加患腎石的風險。

平日多飲水及定期作身體檢查,有助預防腎結石。

屬泌尿結石的一種

腎石乃泌尿系統結石的一種,亦是最為常見;其次是輸尿管結石,結石是從腎臟掉下來所致。目前腎結石患者以40至60歲中年男士為主,成因主要有四大類。

基督教聯合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鄒衍表示:「總體來說,病人飲水量不足,導致尿液濃度長期處於濃縮狀態;此時尿液結晶自然沉澱並積聚成腎石;其次是日常飲食中吸收過多會引致腎石的成分,包括鈣質、草酸、磷質、尿酸等。除此之外,長期尿道發炎受感染(尿道炎)會使尿液成分被分解而生石。第三類別為新陳代謝、賀爾蒙分泌失調人士,當腎石的引發成分被分解過量,自然生腎石;最後一種屬先天性基因問題,令分解失衡繼而出現患腎結石的情況。」

按位置大小決定療法

幸而科技的進步,醫生會用上電腦掃描取代顯影劑,從腎臟到膀胱位置全方位檢測腎石位置、大小、有否造成阻塞,以便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若患者的結石小於5mm並處於腎臟位置,沒有任何徵狀、疼痛,一般會建議他們控制飲食、多飲水,讓腎石自然排出體外;若大小相若卻感到痛症,會建議運用衝擊波將結石震碎。結石介乎5mm至2cm之間,可使用衝擊波、手術或內置鏡方法處理;當結石大於2cm或以上,便需要動用手術,取出腎石。」傳統會以X光或超聲波方法進行開洞手術,現時聯合醫院就引入「導航定位經皮穿腎取石手術」,利用電子針配合超聲波及磁石產生的磁場,能準確找出最佳位置開洞取出腎石,彌補X光所衍生的輻射問題及單憑超聲波定位不夠準確的不足之處。

至於結石掉落輸尿管,醫生除處理結石外,同時需一併考慮結石阻塞尿道的問題,以免因阻塞使腎臟功能再進一步衰退。

注重飲食最實際

鄒醫生坦言,腎結石患者可以毫無徵兆,需靠X光檢查才得悉自己患病;至於前來求診者,多是基於腎腰痛、腎石與尿道摩擦引致小便出血、小便排石、泌尿系統發炎感染而出現併發徵狀,如發燒、小便灸痛等,甚或腎石掉至輸尿管,阻塞膀胱及尿道,嚴重影響腎臟運作。

由於大部分患者是飲食習慣不當引致,所以預防方法相當簡單—大量飲水、減少攝取鹽分(進食過鹹,小便容易出現鈣質,而引起鈣質石)、肉類(減低尿酸形成)、減少攝取含草酸成分過多的食品(濃茶、咖啡、豆類、花生),以及按照合理的攝取劑量—每天攝取少於1,000毫克鈣質。除此之外,定期作身體檢查,及早發現腎結石就自然容易處理!

文:Zita

攝:Homan、資料圖片

鳴謝:基督教聯合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鄒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