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代人經常慨嘆一代不如一代,90後更經常被人扣上「廢青」帽子,但其實我們身邊,還是有不少上進又有創意的年輕人。好像還在讀大學的琛琛,兩年前一時興起,創製出麥提莎糯米糍,後來更由網店起家掘了第一桶金,今年更以賺回來的$50萬開設實體店Sum Sum Dessert Workshop,客人絡繹不絕,成為近月高人氣甜品。

由網上創業到開實體店,琛琛只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最新目標是要增加銷售點,提升全港覆蓋率,甚有野心。

各款麥提莎糯米糍
$20/8粒、$30/12粒
最初只有原味,後來在朋友提議下,創製出薄荷、焦糖咖啡和綠茶口味。

(前)Mango Cheese Cup、
(後)Oreo Cheese Cup
各$30/2杯
兩款芝士杯最初只在網上有得賣,每次只賣300杯,推出即時被搶購一空,現時實體店賣的,全由琛琛親手製作。

為加強客人印象,亦有自家設計的保溫袋,這個是初版,遲些還有改良版推出。

盧同學表示由網店幫襯到現在的實體店,只因別家吃不到。

一到放學時間,店內便擠滿光顧的學生,晚一點則有OL上門。

這個是網店剛開設時的製作品,琛琛笑指外形不夠討好,不斷改良下才有新版本。

2014年的年宵,她們一家投了攤檔,也有售賣麥提莎糯米糍,由於反應好,加強了琛琛開店的決心。

圖中是2014年聖誕節訂單的一小部分,需動員全家人一起趕工。

經常參加市集以打響知名度,今年7月就曾參加於馬鞍山白石燒烤場舉辦的市集,活動地點雖然較偏遠,但仍有不少熟客幫襯。

眼前的琛琛跟時下年輕人無異,長髮戴眼鏡、波鞋牛仔褲,很難跟女強人、老闆等形象扯上關係,誰想到這位大學4年級生,兩年前在Instagram以一粒麥提莎糯米糍打響名堂呢?「其實我一向喜歡做甜品,有日剛好在電視看到有人教整麥提莎湯圓,一時興起和弟弟一同研究用麥提莎弄糯米糍,過程中還要媽咪幫手教做糯米皮,足足花了兩個多月才成功。」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琛琛將製作過程和成品在Instagram上分享,有人留言問何時有售,最初她只當大家開玩笑,後來見不斷有人追問,便膽粗粗在網上接訂單做起生意來。

交收密密送

成功的背後總有點小挫折,最初琛琛的成品賣相巖巉不討好,甚至有少部分客人說「麻麻哋」,樂於聽取意見的她,不斷改良,例如外層粉末以可可粉代替糯米粉,又用朱古力粉取替朱古力油,令味道更加甘香,後來更炮製出薄荷、焦糖咖啡和綠茶等口味。而生意亦由最初的一星期兩張訂單,到後來最高峰一位客人訂$6,000貨,成績令人鼓舞。「為了吸引客人幫襯,幾乎所有鐵路站都可以交收,試過好生意到要父母、弟弟全家總動員出動,於20分鐘內交收了70張單。」除了糯米糍外,琛琛還供應限定的Cheese Cup,每次只推出300杯,同樣能在20分鐘內賣清光。

客人變朋友

去年家人投得年宵攤檔,亦有售賣糯米糍,且反應相當熱烈。琛琛見生意愈來愈好,在家中生產已不勝負荷,便想到開設實體店。今年在機緣巧合下找到觀塘的樓上鋪位,便將在網店賺來的$50萬作資本,由申請飲食牌、裝修到經營皆是新手,琛琛的爸爸遂辭去工作助女兒一臂之力。據說最厲害試過有人一次過訂500盒8粒裝和800盒12粒裝的糯米糍,加上不同的市集及對外銷售,每日可用上10至12箱麥提莎(每箱有14包,每包300克)來製作,生意好得要請兼職幫手。除了生意好,琛琛說最大得着是認識到不同的朋友:「和不同的人增加交流機會,有時去交收,客人會送我小禮物,例如我喜歡的小雲飾物。」

善用時間巧安排

即將大學畢業,琛琛既要兼顧功課和工作,需好好分配時間,例如要交報告或功課,琛堔會預先分派人手,安排好每個工作流程。現時她每天早上上學、跟工作夥伴商討工作事宜,然後安排訂單、包裝;晚上若有時間,便會親身為客人炮製Cheese Cup,又會研發新產品。日子過得忙碌,偶有空檔,琛琛會聽歌和做甜品放鬆一下,對於時下年輕人想創業,她的心得是:「要謹記萬事不能一步登天,認清目標後,需做足資料搜集,一步一步慢慢來,才能接近理想。」

文:Ampo 攝:Fanny(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