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時日軍暴行罄竹難書,終戰七十年後的今天,大和民族文明指數之高,為世人稱頌,為何落差那麼大?

日本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屬戰勝國,當時日軍善待德軍戰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虐待戰俘問題嚴重,落在日軍手上的美軍戰俘死亡率逾三成,落在納粹德國的美軍戰俘死亡率不足一成。

日軍上級對下級士兵的手段也相當不仁,動輒拳打腳踢,甚至加以虐待,有意圖地將士兵訓練成殺人機械,期望以一擋十。當時日本人口只有約七千萬,野心卻大得要征服東南亞諸國,軍力顯得不足。

軍中高層向士兵灌輸「大和民族最高尚,東南亞諸國人民猶如螻蟻,死不足惜」的觀念。在電影《終戰之天皇》(英語片名《Emperor》)中,西田敏行飾演的軍官說,日軍是最忠心亦是最可怕的武士,為了天皇不惜犧牲性命,但武士在戰爭中會化身成毫無憐憫之心的屠夫。

二戰時的軍中高層告誡士兵寧可自盡,也不可成為戰俘,故此日軍看不起戰俘,無意善待。

終戰後,以麥克阿瑟將軍為首的盟軍最高司令部接管日本長達七年,向日本國民灌輸民主思想。數十年過去,現今大和民族重視人權,講求公德及禮儀;除了激進右翼分子,普遍國民均承認日本在戰時做了許多錯事,傷害鄰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