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到戶外玩樂絕對是一件賞心樂事,但為免樂極生悲,任何時候只要身處高溫地方,都要不時補充水分和到陰涼地方休息,否則身體有機會未能適應高溫環境,繼而出現中暑徵狀。有醫生表示,情況嚴重的中暑更會導致生命危險。因此,在夏日活動必須留意身體狀況,必要時尋求醫生協助。

重度中暑患者會出現頭暈,精神狀態亦開始模糊。

行山徑的蔭涼處不多,而且沒有飲水設備,因此中暑風險較高。

當出現中暑徵狀,切忌使用冰水降溫,否則會令血管收縮,影響散熱功能。

身體未能調節溫度

雖然人體具有調節體內溫度的功能,但任何人只要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或活動,即使身體狀況良好,也有機會中暑。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內科)劉紹輝醫生表示:「身體在高溫環境下持續活動,體溫便會上升,當達到身體不能自動調節的溫度時,便會導致部分器官出現衰竭現象,令某些機能失效,導致中暑。」

劉醫生補充,身體溫度約38.5℃便會出現中暑徵狀,當體溫高達40.5℃的高溫便屬中暑,患者可分為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他說:「從患者的身體狀況可以判斷其中暑程度,輕度中暑的徵狀包括出汗、面色蒼白、頭痛、頭暈、口渴和心跳加速等;重度中暑患者則同樣會面色蒼白和心跳加速,更會出現全身乏力、不流汗和口乾等徵狀,意識亦會開始模糊,這時如不能及時為中暑患者降溫及進行急救,便有機會導致生命危險。」

中暑風險因人而異

劉醫生表示,重度中暑患者的死亡率高達30%,即使能夠及時接受治療,中暑患者亦有機會因為身體流失大量水分而引致腎衰竭,亦有患者會出現類似中風的徵狀。雖然任何人也有機會中暑,但亦有部分人的中暑風險較高,以肥胖人士為例,由於肥胖人士的新陳代謝較慢,身體的散熱功能較差,因此較容易中暑,劉醫生補充:「前一晚喝了酒、睡眠不足和需要長時間工作而缺乏休息亦會影響身體的排汗功能,增加中暑風險。另外,緊身衣服亦會影響身體的散熱機能,因此,喜歡穿緊身衣活動或工作的人要特別注意身體狀況。」值得一提的是,長者或長期病患者由於身體的調節機能較差,因此也屬於中暑的高危一族。

切忌冰水降溫

除了以上個人因素,環境因素亦是中暑的主因,劉醫生表示:「環境因素包括如夏天等濕度較高的季節、空氣不流通或沒有風的空間等。」除此以外,很多人也誤會只有在烈日當空下才會中暑,但其實在室內逗留亦有機會中暑,他補充:「太陽無疑會令溫度提升,但卻並非中暑的主因,長時間在溫度較高而空氣不流通的室內空間內逗留,同時沒有補充足夠水分,也有中暑危機。」如出現中暑徵狀,應立刻移到清涼地方休息,解開身上衣物,也可以用水抹身,但絕不能因心急而浸入冰水降溫,如情況嚴重便要送院求醫。劉醫生表示,很多運動場附近也有陰涼或冷氣場所,而且可以隨時在飲水機補充水分,所以中暑情況不多,相反,行山或遠足途中沒有陰涼地方,也沒有補充水分的地方,中暑機會較高,因此,在夏日行山時要帶備足夠水分,同時要留意身體狀況。

文:Oscar

攝:Chris、資料圖片

鳴謝: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內科)劉紹輝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