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跟一群專欄作家一同抱怨專欄稿費十年都不加,慘無人道,然後有人問起,其實稿費這回事是從何時興起的?

古時稿費不叫稿費,叫潤筆,語出《隋書‧鄭譯傳》。話說鄭譯是隋朝開國功臣,後來因為被人打小報告說他「貪贓求貨」,以及對年老母親不孝而被貶官,但是文帝因顧念昔日打天下時患難與共之情,把他召回京師,賜宴款待,同時命令內史令李德林草擬詔書恢復鄭譯的爵位,豈料這時宰相高熲在旁邊不知道有心還是無意,開玩笑說:「筆乾了」,詔書寫不出來了,鄭譯就說:「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從此,潤筆一詞就成了稿費的代名詞……

在古代,潤筆不一定是金錢,古人向詩人墨客求取墨寶,不管是詩詞字畫,或是碑銘志序,除了像大戶人家一盤一盤銀両相贈,還是可以以物件取代的,譬如最常送的是酒,據說蘇東坡愛吃羊,送他羊就能換他的真迹;而王羲之呢,羊不是他的菜,鵝卻可以,倒不知道是不是燒的……

有時候想,今時今日那麼多人找你寫東西卻不給你應有稿費,甚至厚顏無恥地打算以貨換稿,送你一對球鞋一條牛仔褲就想你給他在社交網站寫篇鱔稿,原來竟然甚有古人遺風,果真古老當時興了。然而古時被稱為潤筆的稿酬,究竟甚麼時候正式定制,輾轉演變成為今時今日真金白銀的稿費?

(明天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