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牛奶對健康的好壞備受爭議,但無論結果如何,牛奶始終是人類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牛奶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為它設立專日,可見受重視的程度。因為比起其他食品,奶類製品更能輕易為人體提供鈣質,對維持骨頭和牙齒健康很有幫助。不希望因為缺鈣而使骨頭脆、牙齒鬆脫?就要每日攝取足夠奶量!

以為偶爾飲奶已經足夠?原來營養師建議我們每日飲用起碼兩杯奶。

牛奶本身並沒有安眠成分,不過飲一杯溫暖的牛奶,有助紓緩神經,睡個好覺!

女性懷孕時會把鈣質分給胎兒,如沒有攝取足夠鈣質,可能導致骨質疏鬆。

營養師建議我們每日飲奶,並培養適量運動的習慣,像跳繩比較輕鬆和容易。

進行負重運動例如舉啞鈴,能幫助身體吸收鈣質。

小朋友發育需要大量鈣質和蛋白質,牛奶能為他們提供豐富營養。

一些奶類製品如芝士,能為患乳糖不耐症的人士提供鈣質。

把牛奶製成奶凍等甜品,更吸引人食用,但需留意熱量。

奶類在食物金字塔中是一個獨立分類,為人體提供重要營養。

每日應該飲幾多?

鈣質重要來源之一

6月1日是世界牛奶日,整個6月都會有相關的慶祝活動。在食物金字塔中,奶類製品是一種獨立的食物種類,而我們最常接觸到的奶類—牛奶,含有鈣質、蛋白質、磷、維他命A、維他命D等重要營養。鈣質對強化骨頭和鞏固牙齒十分重要,但無法靠人體自行製造,而維他命D使鈣能在腸道吸收和放在骨頭中儲存,飲用牛奶便一舉兩得。蛋白質有助細胞生長及肌肉發展,更能幫助嬰孩容易消化和吸收。

鈣質是每人必須攝取的營養,製造或修補骨頭、牙齒時需要較多鈣質,因此幼兒和發育中的青少年的需求最高,孕婦亦需攝取較多鈣質給胎兒製造骨頭和牙齒,而骨頭有毛病需要修補,例如骨折人士亦需要較多鈣質。賀爾蒙會把鈣質轉化成骨質,放入骨頭。隨着年齡增長,我們製造骨質旳速度會降低,25歲後骨質更會不斷流失,但並不代表吸收鈣質沒有用處!註冊營養師詹兆洲指,愈不飲用奶類,骨質流失的速度愈快。他說:「鈣質會參與身體很多新陳代謝功能,如果吸收的鈣質不足夠,身體便會在骨頭中釋放鈣質。因此無論任何年齡人士亦需飲用牛奶,鎖住骨質。」

美味與營養並存

奶類製品的種類繁多,詹兆洲指它們含有的鈣質和維他命D的營養價值不變,那麼分別在哪裏呢?鮮奶的加工最少,鮮味保存較好但保質期亦較短;盒裝奶經超高溫消毒和真空處理,香味鮮味會減低,但可存放較長時間;奶粉、淡奶和煉奶是鮮奶經不同程度的脫水,加水沖泡後與鮮奶近似,唯獨煉奶加了糖,延長保質期。至於奶類的加工製品中,芝士是把鮮奶的水分抽走,使蛋白質和鈣凝固。至於乳酪是鮮奶加入乳酸菌,使奶當中的乳糖發酵成乳酸。各樣奶類製品比併,在健康飲食前提下,詹兆洲認為鮮奶、乳酪、芝士是最理想的選擇。

根據人體每日的營養需求,我們每日都應飲用奶類製品,不過不用太擔心飲鮮奶會飲到悶,因為既可冷飲,亦可加熱來喝,加熱過程不會造成營養流失。除了當成飲料,亦可配搭其他食物一同食用,例如以鮮奶沖泡粟米片,亦可以製成甜品像鮮果奶昔、奶凍,有助建立攝取牛奶的習慣。有指奶類配搭酸性食物會凝固,引致腸胃不適,詹兆洲表示其實是化學反應,大家毋須擔心,奶與胃酸亦會產生同樣作用。反而需注意不應以鮮奶送服藥物或營養補充劑,否則會影響效用,應相隔一至兩個小時。

乳糖不耐症可克服

飲用牛奶的益處多多,但有不少人患有乳糖不耐症,飲奶後會肚瀉。詹兆洲認為乳糖不耐症可透過飲食習慣緩解甚至解決:「人類是哺乳類動物,天生構造是適合飲奶,只是長大戒奶後,使身體以為毋須再製造能消化乳糖的酵素。乳糖無法被分解,留在腸胃時會留住水分,造成輕瀉和肚痛。如果由每日飲用3分1杯奶開始,逐漸增加分量和慢慢適應,大部分人士都可克服乳糖不耐症。」在重新適應鮮奶前,可以進食芝士和乳酪來吸收鈣質,因為芝士水分較少、乳酪的乳糖已被發酵,都能避免乳糖不耐引致的肚瀉。

都市人運動不足、飲食鹽分高,都會增加鈣質流失的隱憂,鈣質流失有機會引致骨質疏鬆、骨折機會增加、牙齒鬆脫,尤其女性經歷懷孕和更年期,比男性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飲用奶類配上適當運動,對吸收鈣質尤其有效,當我們做負重運動如跑步、行樓梯、跳繩時,等於傳達訊息讓身體認為我們需要更強壯,能鼓勵鈣質進入骨質。

註冊營養師 詹兆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