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關節突然疼痛,往往是關節發炎的表現。別以為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會患上關節炎,其實除了退化的原因,也有發炎性關節炎、痛風,甚至因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起的類風濕關節炎等。雖然發病成因多籮籮,但多做運動令關節靈活,能有效預防這種病症。

關節與關節之間的磨損,導致慢性的退化性關節炎,中年或老年人士較常見。

一旦發現關節痛楚,應及早求醫。

足夠的休息能保持身體狀態穩定,有助預防關節炎。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余嘉龍

類風濕性最嚴重

根據風濕病科專科醫生余嘉龍的講解,關節炎分為三大類。較常見的是退化性關節炎,這種病症的患者以長者為多,及工作時較多關節勞損的人士,起病亦較慢,由於關節與關節之間的軟骨磨損,導致關節「愈郁愈痛」。但若出現紅腫痛熱,就可能是患上發炎性關節炎,患者有可能是20、30歲的人,而因為早上的發炎物質較多,容易會有晨僵情況,但一般經過活動後會有改善。另一種是結晶影響引致的痛風,主要是由於過多尿酸積聚成結晶,導致大腳趾、腳背、足跟、膝蓋、肘部等出現疼痛、腫脹、發紅發熱等徵狀。至於類風濕關節炎是屬於發炎性關節炎的一種,余醫生指出,上了年紀的人容易忽略這種病症,誤以為關節痛是普通風濕或退化引起,但若出現突然的痛楚,可能是患上類風濕關節炎。這種病的病因是免疫系統失調,令體內的正常細胞也被免疫系統攻擊,導致關節被侵蝕甚至變形。

及早醫治防關節變形

類風濕關節炎與牛皮癬、紅斑狼瘡症,同為免疫系統失調引致的病,容易被混淆。類風濕關節炎的徵狀主要是手指關節痛,尤其是接近手掌的兩段關節,並會左右手對稱地發痛。部分人會在手腕、手肘等部位出現腫痛,年紀大者就容易出現膝蓋痛。一般發病初期未必有變形徵狀,所以以上的病徵有助判斷是否患上類風濕關節炎。雖然免疫系統失調引致的關節炎是最為嚴重的關節炎,但余醫生指出,隨着科技發展,此時的藥物十分有效,及早醫治可以有助療愈。

患者若經常出現關節疼痛問題,應盡早求醫。醫生會首先為病人作出初步診斷,若只是運動引起的輕微扭傷,可讓傷處自行復原,但若出現免疫系統失調或痛風徵狀,就需要作三方面的全面檢查,包括臨床檢查關節是否有發炎及變形情況、抽血讀取發炎指數及血內是否有抗體、以及透過超聲波等技術來進行影像掃描。進行檢查後,醫生會按照病人情況來處方溫和或較為強效的醫療藥物,防止關節變形。最後便要觀察病人對藥物的反應,從而作出對藥物的調節。

游泳最適合患者

平日要預防患上關節炎,應培養做運動的習慣,因為關節長期欠缺活動,會造成僵硬,做運動有助關節靈活。對關節炎患者而言,游泳就特別適合,因為全身浮起,減輕關節的壓力,背部也可做到伸展運動。此外,足夠的休息、注意健康飲食和保持心境開朗,可令身體保持穩定狀態,減少患上關節炎的機會。他也特別提醒,一旦有關節毛病,應及早醫治,最新的研究發現愈早就醫,對藥物的反應愈好,也能大大減少變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