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用來保護我們身體免受外界病菌入侵,不過這位「防守專員」有時也會成為煩惱之源。天氣變化、進食致敏食物、接觸塵蟎等情況都有機會引致「濕疹」,使皮膚出現紅疹、厚皮和發炎。雖然濕疹不會危害性命,但就十分影響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平日應小心做好皮膚補濕,使皮膚能有效地對抗外界致敏原入侵。

想皮膚有效對抗外界致敏原入侵,平日就要做好皮膚補濕,減低濕疹發作的機會。

不具傳染性

我們常聽說的「濕疹」,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症。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指出,發病時皮膚十分痕癢,亦會出現紅疹,甚至發炎流膿,較嚴重的話還會出現皮膚變厚和粗糙。見到這些徵狀,可能有些人會害怕是否出現甚麼傳染病,濕疹本身並無傳染性,甚麼年紀的人也有機會發病,但一般較常出現在兒童身上。陳醫生補充,有些濕疹具有遺傳性,如小兒濕疹,所以如父母其中一位曾患濕疹,他們的兒女便有更大機會出現濕疹,而且可能會在出生數月後便發病。不過陳醫生解釋,濕疹引發的皮膚過敏反應,只是體內免疫力過敏引致,與健康狀況沒有太大關係,因此見到兒女發病,家長也不用過分擔心。

乾燥是發病元兇之一

除遺傳因素之外,濕疹可以有很多誘因而發病,如天氣轉變、接觸到塵蟎、某類衣料、金屬、塑膠、寵物毛髮等致敏物料。此外,進食牛肉、花生、海產等高致敏的食物亦有機會激發。而發病時的徵狀,一般在面頰、唇邊、手腕、肘彎較多出現。而大家要注意的是,濕疹雖名為「濕」,但原來引致發病的元兇,其實是「乾」!陳醫生指,環境愈乾燥,皮膚出現濕疹的機會就愈高。如坐飛機到其他氣候地區旅遊,落機後氣溫突變,皮膚容易變得乾燥,濕疹發病的機會便會大大提高。而因為濕疹本身與個人抵抗力沒太大關係,所以即使你本身多健康都好,遇上乾燥季節,亦應做好皮膚補濕。覺得皮膚變得繃緊便應多塗潤膚膏,不要等皮膚十分痕癢時才亡羊補牢,而平日洗澡時水溫不應太熱,也不要沖太長時間。

避免接觸致敏原

濕疹目前不能完全根治,所以陳醫生提醒,除了做好補濕外還應盡量避免接觸致敏原。化妝品、染髮劑等化學物料亦應盡量減少長時間直接接觸。衣料方面,羊毛製的衣服較易致敏,如皮膚本身容易敏感,可改穿棉質衣服。如不太清楚自己對甚麼東西敏感,可找醫生進行皮膚點刺測試或抽血檢驗,了解致敏源頭。

陳醫生最後指出,濕疹發病時會十分痕癢,患者要「忍手」不要亂抓,以免抓損皮膚,日後容易留下疤痕。而濕疹的徵狀可能會持續幾日甚至幾星期,對日常工作和社交接觸可能會帶來很多不便,因此求醫時,醫生會因應情況開一些抗生素、抗組織胺藥物或不含類固醇的藥膏給患者,以紓緩紅疹和痕癢的問題。

鳴謝:皮膚科專科醫生 陳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