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電視台拍攝藝文節目《新文青時代》,走訪不同單位年紀的年輕人與藝術家,問他們覺得文青是甚麼,覺不覺得自己是文青,答案竟也頗值得細味。

有人認為文青是一種潮流,也有人認為不跟從潮流,自創潮流,才是文青。有人覺得文青的必備條件是要夠瘦,穿的衣服必須貼身,身上必須有麻質、間條或者素色的衣着單品,也有人覺得文青就等於咖啡,等於村上春樹,等於圓框眼鏡和手作小物,文青是慢活,是All Day Breakfast,也是小確幸。

那甚麼不是文青?

連鎖咖啡店自拍其實很不文青,只是偽文青;只看《100毛》卻把《字花》買回去當裝飾的,也算不上文青;有人認為有單反才是文青,也有人堅持有單反的不過是偽文青而已,真正的文青都不一定如此做作,他們不過需要一支筆,一本筆記本,已經能把所見所想、眼前一切風景都記下畫下,根本就用不着單反……文青不一定比其他人更有文化,卻一定比其他人有更多文具。

根據多年來隔岸觀望未敢趁墟的經驗所得,文青或許會是一種心態,一種像中二病般在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狀態,有些人只病過一陣子就永遠免疫,也有人一病就一輩子,即使老了死了仍未痊愈;只是最悲哀的是,如今在這城市,文青只是很多人臉書上的更新動態,而很多人自覺只有自己才是真文青,其他人都是假文青的唯我獨尊心態,問心,其實也頗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