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手作市集在香港漸成風氣,早前訪問石硤尾某個創意藝術中心負責人,談起該處有聲有色的季度手作市集,才知道原來一切得來不易。

這個手作市集不經不覺原來已經踏入第五個年頭,最初我也有來過,當時門可羅雀,沒多少單位參加,逛的人更少,走進去你會清楚感到在場十數對眼睛的灼燙注視,令人無法不想起董啟章那篇關於《書的拯救》的散文,一雙雙流浪狗般等待救援的灼灼眼神,教你不忍之餘更感不安—可來到今時今日,這手作市集卻旺得像逛年宵一樣,除了中庭、室內部分堆滿人外,就連地牢、天台等攤位亦全場爆滿,熱鬧得教人幾乎無法相信,這城市竟然真有那麼多人喜歡手作?

除了因為播種與收成,也許更因為五年前的香港跟現在也大有分別。五年前香港通脹與舖租有現在那麼可怕嗎?五年前小店與連鎖大集團的比率有現在那麼驚人嗎?加上這幾年本土意識與年輕人對生活態度的覺醒轉變,台灣興起的小確幸小清新文創風潮,都教這城市的手作市集漸漸入屋,成為年輕人或者文青的消閒去處與身份象徵……

跟外地不少手作市集相比,香港的手作市集在作品水平與特異性方面,的確有着令人驚喜的進步,可是就作品價錢來說,還是頗教人望而卻步。在台灣文創小市集我們買一個手作小碗小碟也許只需台幣四五百塊,在香港,大同小異的小碗小碟,卻也是四五百塊—港幣。這叫人怎麼負擔得起?如果手作市集最終變成了只能遠觀,不能擁有的東西,那麼,它再美好,也不過是裝飾品,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對城市來說,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