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世紀中葉開始,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因不同理由來到香港,由於謀生不易,不少人做熟食小販,將家鄉美食帶來香港,以至上海菜、廣東菜、客家菜和東北菜等等雲集,加上殖民地統治者帶來的西菜,香港人從小習慣中西美食選擇眾多,豐儉由人,無論是街邊小食抑或酒店食肆,大部分都美味,更讓香港贏得美食天堂美譽。

近年有明顯轉變,不少晚飯小館轉型,例如有間賣雞賣到遠近馳名的,竟然做不住。我覺得食客排隊來食的食肆若因加租而結業的舖位,無理由賣簡便食物的食店可承租,試食一次以後,發現兩者的分別是時間。

飯店晚飯時間擠滿食客,食客點了一桌子美食,吃餐晚飯起碼要一小時,食材和人工支出不少,即使人均消費二百元,也難捱貴租。新開的食店人均消費四五十元,一人一碗米線加飲品,大概十五分鐘食完就走,每張桌子可以做的生意多許多,食材和廚房人手也少,計過數才夠錢交租。

美食天堂漸漸變成速食天堂,有時約朋友吃西餐,友人介紹美味的餐廳要一小時內結帳,大家覺得吃得那麼趕急不如算了。寧願貴一點去貴價食肆,沒料到貴而難食,唯一好處是空間夠多,還可慢慢食。

不少人為美食旅遊,希望香港能夠維持原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