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日本內閣府發表了有關「嫌韓反中率」的調查報告,顯示日本人對南韓及中國的好感度創新低。

「嫌韓」的「嫌」在日語中可理解為討厭,「反中」在這場合解作不喜歡中國。滿二十歲的日本人當中,對南韓存有好感的比率僅僅超過三成,對中國存有好感的比率低至約一成四。

2009年日韓關係最佳的時期,日本人對韓國存有好感度的比率超過六成,換句話說當年有好感的比率變了今天不存好感的比率。日韓關係轉差,其中一個原因是二戰時期的慰安婦問題,這因素從來存在,近年兩國人民相互好感度創新低,源於前南韓總統李明博在任時要求日皇明仁訪韓時為慰安婦問題下跪謝罪,惹起日本國民不滿,令曾一度熾熱的韓風在日本冷卻並趨向式微。

日中關係長年受參拜靖國神社及釣島主權爭議影響,兩國人民相互的好感度從來不高,日本人對中國存有好感度的比率進一步下跌,原因是2012年日本政府將釣島國有化,中國內地爆發大規模反日示威。

為了迎合普遍「嫌韓」的氣氛,日本有傳媒集中報道南韓三星新手機銷量未如理想的消息,有點幸災樂禍的意味。儘管日本人普遍「反中」,但學習中國語的人並沒減少,企業依然力求打入中國市場;不存好感還不存好感,現實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