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首相解散眾議院提前在12月14日大選,結果執政自民及公明兩黨議席不跌反升,原因是,選民別無他選。

明明任由選民自由投票,為何說別無他選呢?若支持解散前的安倍內閣,固然照樣投票給自民或公明黨(兩黨自1999年起結盟),如果不認同安倍經濟學、增消費稅或修改日本憲法第九條(有關自衞隊對外出兵權,俗稱「和平憲法」),理應投票給在野黨例如民主黨等。

然而在安倍晉三第二度以自民黨黨魁身份擔任首相之前,與日本經歷「311大地震」,被指救災及處理善後不力的前首相菅直人及野田佳彥,正是隸屬民主黨;棄自民黨投民主黨,重走舊路而已。

提前大選,小政黨宣傳準備不足,對大政黨有利,加上投票當天,日本多處地區下大雪,投票率跌至新低,對大政黨來說亦是喜訊。

結果,自民及公明兩黨議席總數增加一席至三百二十六席,在眾議院總數的四百七十五席中超過三分二,安倍晉三仍穩佔執政地位。民主黨的議席也有雙位數字進帳至七十三席,議席大跌的是次世代之黨這等小政黨及無黨派人士。

大選結束後,估計安倍沿用原有政策,重新檢討進一步增加消費稅及憲法第九條, 繼續推出量化寬鬆令日圓貶值;選民在迫不得已時變成公式投票,別無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