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覺得,跟從事演藝圈或相關工作的幕後人員談事情,很教人氣餒。當我們在談劇本談新節目時,你都得用他們習慣的那套語言來談,否則不管你說得如何具體生動,他們也會一頭霧水,或者乾脆認為不可行。

要讓他們覺得具體易明甚至可行的溝通鑰匙就是,給他們Reference,告訴他們,這個廣告的「靈感」其實來自外國這條片跟那一條片,連結在此,你自己「揣摩」一下;其實這次造型就是這幾張從雜誌剪下來的「概念引發」;我們這個新節目說明白了就是跳舞版的《我是歌手》;或者告訴導演與投資方,這故事其實不深奧複雜呀,其實就是賊仔版的《家有囍事》,或者女子版的《逃學威龍》……然後,對方就會恍然大悟,一副「早說嘛」的表情。一切迎刃而解。

彷彿所有東西,都得有Reference才好懂,然而很多「被參考」的Reference本身根本就沒有很厲害很精彩,不過是因為有人做過,方便模仿跟從而已。為甚麼還是那麼多人覺得沒有Reference就太大風險,甚至做不下去?為甚麼你們總是一副「沒有Reference等如掘墳」的表情態度?

有時候我們就是想做一些前人沒有做過,不想被Reference影響左右的新東西,不管成敗,至少也是自己一手一腳創造出來的東西,死也死得甘心,至少對得住自己。作為一個創作人,不管是廣告、電視還是電影,你也該有你這身份應有的驕矜與自傲,東拼西湊、上下「抄考」,成功了其實跟你無關,只是失敗了方便推諉抵賴,你……真的對得住你的「初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