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在螢幕曝光,很多人都關切追問為甚麼。除了因為仍然想做一點有意思的節目,更重要原因,是希望電視機裏會有多點不同類型的節目吧。這些年的經歷已經讓我變得踏實成熟,不會像以往那樣,一心只想做文學藝術節目,不做拉倒,反正我已把心一橫,豁了出去,就算是通俗節目也好,都沒所謂,只因這次回來,就是有前輩點醒了我,說跟你見過面,我確認你是有點墨水的人,但是貽興你知道嗎,文化人做文化節目不會好看,也沒有驚喜,但是文化人做通俗節目,卻總會有那麼一點點分別,你明白嗎?因着對方這一番話,我如醍醐灌頂。台灣作家蔡康永曾說過,一味追求深邃與大意義都只是賣弄造作,因為人跟動物的實際分別,恐怕不會多於一成。就算很多人認為蔡康永在《康熙來了》是浪費,不明白他幹嗎會做這個節目,一做就接近十年,但是我還是會因為這個通俗的節目偶爾他有一兩句靈光一閃的感悟,儘管現場也沒多少人聽懂,我也會因此而繼續留守收看並銘記在心,告訴自己,嗯,要是將來我也能夠這樣在通俗節目裏Add點Value,就算是自娛自樂、沒有人懂,也足夠了。文化人做通俗節目跟原本就是通俗的人做通俗節目,剪輯過後出來的分別也許就只有十個巴仙。然而這十個巴仙也許就是節目的精神面貌以至風骨氣場的分別。我願意為了這外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十個巴仙豁出去冒這個險,只因我相信多幾個有十個巴仙分別的節目,這個電視台,也許就真會有點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