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若因事故而弄傷手腳,即使只是傷了一隻手指,我們已覺諸多不便,更何況是終生缺了雙臂?

喜歡畫畫的楊小芳,現時在香港藝術學院修讀相關課程。

用腳寫字及畫畫,怎樣會難倒小芳?

書展期間,小芳在出版社攤位舉行簽名活動,不少好友紛紛到場支持。

楊小芳

殘疾運動員兼展能藝術家楊小芳,兒時因意外而失去雙臂,堅強的她並沒有放棄自己,反而在艱難環境下,訓練以雙腳代替雙臂繼續追夢。她的世界亦愈來愈精彩,除學習畫畫,還嘗試多種運動,如短跑、游泳、長跑等,面上永遠掛着比陽光更燦爛的笑容,最近更把自身故事寫成《足以自豪》一書,語重心長地說:「仍是老土的那句:當大家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千祈不要放棄自己,最緊要是解決問題,大家要知道,辦法永遠比困難多。」

身殘,但心絕對不殘。

9歲,本應是充滿歡樂的童年時光,但對楊小芳(小芳)來說,卻是人生的轉捩點。那年是她小學四年級的暑假尾聲,某天她在街頭玩耍,掛在電線桿上的一條高壓電線,突然掉落在她身上,更不幸是那條電線竟沒有包裹着保護膠紙,令她觸電受傷,其後經歷了十多次大大小小的手術,雙臂需要截肢。幸而小芳不但沒有放棄自己,還堅毅地活下來,現在更用畫筆為生活增添豐富的色彩。

媽媽默默支持

採訪期間,小芳三番四次地重複說「只知條命很重要」、「只想救番條命」,其求生意志之堅強,不得不教人佩服。小芳憶述,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有兩件事情令她繼續保持樂觀:一位跟爸爸相熟的流浪漢,經常到池塘捉魚仔,送給住院的小芳飼養解悶。另一件事是一位痛失兒子的母親,跪地哭求醫生救回兒子,當時悲天憫人的場面,深深地觸動了小芳。令她想到,如果自己是那位兒子,媽媽應同樣傷心欲絕。

發生意外後,她最難忘家人掙扎應否讓她接受治療,「放棄治療是指不做任何手術,但最終家人選擇接受手術。意外發生後,我希望以後活得更好。媽媽從頭到尾都很支持我,她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我,好記得剛受傷時,身上滿布刀疤,痕癢難當,站立時還可靠柱搔癢,睡在床上就無法做到,半夜三更,我一癢就醒,媽媽就會醒來幫我搔癢。媽媽總是無怨無悔地照顧子女,在背後默默支持我。」

全程投入畫畫

出院後,小芳決定身體力行,向家人證明只要她想做的,定能辦到,繼而展開以腳代手的新生活。2003年獲批單程證來香港後,得到更多充實自己的機會,如在香港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重過校園生活、接觸運動、結交朋友等,而當中對她影響最深遠的,應是學習畫畫,但失去雙臂,要畫畫又談何容易?就在偶爾機會下,結識了陳慧老師(一位致力教導傷殘人士繪畫的老師),願意免費教畫畫,更幫助小芳在香港甚至加拿大舉辦作品展覽,令小芳的畫畫世界愈來愈精彩。

「我喜歡畫畫,不但喜歡繪畫的過程,也喜歡得到一個寧靜的空間,透過想像力,隨心繪、隨心畫,可以是天馬行空,亦可以緊扣現實世界。」去年小芳更成功入讀香港藝術學院的藝術高級文憑課程,主修繪畫:「面試時,校方不是不想取錄,而是擔心如何協助我融入校園生活?我跟學校說最緊要是給我機會,讓我做給大家看。有一位中學老師更特製了一些桌椅,方便我上堂使用。」小芳過去一年的校園生活適應得很好,除學繪畫外,還有機會接觸到其他藝術範疇如陶瓷、攝影。

訓練自己適應環境

大部分生活瑣碎事,也難不倒小芳,如她與職業治療師鄧媽發明了獨特的自理工具,讓小芳不用依賴他人亦可自行如廁。「生活上缺乏甚麼,我都會想方法解決。諗好Idea後,畫圖給相關人士,請他們製作,試用後再作改良。」早前出版社為小芳在書展舉行講座,聽到更多關於她的生活點滴,如講座主持曾與小芳在茶餐廳用膳,目睹她如何用腳趾夾着筷子吃雲吞麵、拿匙羹舀辣椒油,甚至有鼻水時,用腳趾「包雲吞」。好友西瓜亦透露小芳用腳打手機短訊的速度,比她用手打更快呢!

採訪當日,不禁好奇地問:「今天家人有否陪你來?」原來來港的第一年,家人會陪她返學、放學,一年後她已不需要家人陪伴外出,今次也不例外。「盡量不想麻煩到家人,他們亦有屬於自己的空間,自己做到就自己做。他們最擔心是下雨天,怕我淋雨,其實如無必要,我盡量避免雨天上街。」在學校裏,她不需使用特別器材,亦可享受陶瓷、攝影的樂趣。「盡量訓練自己去適應環境,而非環境適應我,如果每每是後者情況,我無論到哪裏都很麻煩,莫非要每個公共廁所都安裝一個適合我自理的工具?我不可有如此無理的要求,所以藝術學院亦不用有太多變動來遷就我一個人。」小芳輕描淡寫的說。

長跑就如人生

畫畫之外,性格好動的小芳,運動細胞分分鐘比健全人士還強。她先後學習多種運動,包括短跑、游泳、馬拉松等,甚至參加多項公開比賽,如代表香港參加港、澳、台、廣泳賽、亞運會等。小芳坦言,每種運動給她不同感覺。以前只愛短跑,純粹貪求短跑的速度與刺激,但近年卻愛上長跑,甚至連續三年參加本地的馬拉松賽事。

「長跑好似人生,好漫長,起步後,一定要繼續,不可回頭。好似我發生意外後,仍要繼續生存下去。馬拉松是個新挑戰,前兩年跑到雙腳受傷,比賽期間有點痛,但不可中途放棄,於是慢慢行畢全程,這是一種精神,這精神無論在哪方面都適用。今年做了失明朋友凱恩的領跑員,我覺得傷殘人士之間可互補不足,這本是個大膽想法,最終我們亦完成了。」

小芳幾年前開始學游泳,坦言很享受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感覺,縱然身邊出現過一些反對聲音,但信任女兒的楊媽媽絕不「潑冷水」,更揚言「你去囉!我陪你去!」,如今有時甚至反問小芳:「你為何明天不游水?」最近小芳正密鑼緊鼓學習單車,稍後更參與相關比賽呢!

關於楊小芳

9歲時因意外失去雙臂,努力訓練雙腳代替雙臂繼續追夢。曾代表香港參加港、澳、台、廣泳賽和傷殘亞運會的游泳選手,另一方面她亦運用靈巧的雙腳畫出一片天,成為殘疾運動員兼展能藝術家。她的故事令她成為2011年「十大感動香港人物」及2013年「香港精神大使」。最近出版《足以自豪》勵志自傳。

《足以自豪》

作者:楊小芳

出版:新雅文化事業

定價:$78

勵志故事 各自精彩

幸福不是必然的,處於困境的人,如何活出幸福與快樂?

廖智:舞動人生

四川省綿竹市舞蹈老師。2008年汶川地震,把她活埋26個小時,令她失去女兒,失去雙腿,亦失去婚姻。但她沒有放棄生命,截肢兩個月後,她強忍疼痛,學會跪立,亦繼續跳舞。2013年雅安地震,她奔赴前線當志願者,被譽為「最美志願者」。

乙武洋匡:寫出感動文字

日本作家,患有先天性四肢切斷症(即無雙手和雙腳),在家人與老師的幫助下,尤其是樂天知命的母親,他克服了種種行動上的不便,於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系畢業,1997年出版自傳《五體不滿足》而廣為知名。

黃裕翔:音樂看世界

台灣視障鋼琴家,一出生,雙眼就罹患先天性視網膜病變,幼時聽到表姐彈奏兒歌,音符節奏過耳不忘,激發學琴的興趣,其後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畢業。電影《逆光飛翔》就是由其自身故事改編而成,他亦擔任男主角而聲名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