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食飯是一種學問,也是一種智慧。話說早前在灣仔即興到了一間米芝蓮食肆,是一家食杭州菜之餐館,兩個人點不了多少,只叫了紅燒肉、葱油炒麵、紅油抄手、小籠包等,驚喜是味道還真不錯,有時名氣大的餐廳,一點也不好食!而在這間點菜時,那些夥計有禮貌之餘,還不會刻意叫人點貴價菜,令人舒服;而事實上整體價錢也不貴。曾經被邀請到中環一家非常出名之餐廳,第一次去也是最後一次去,事關上的十多道菜,真係無一樣好食!對於食肆餐廳,我包容性極強,許多朋友以為我愛投訴,就對食肆也毫不留手;事實是,不好食就不回頭,好食就食多幾次,但也明白味道不保證一世!

好似這幾年常到佐敦一茶餐廳食東西,後來他們轉了手,食物味道也變了,也畀些機會新老闆;但有次點了其晚餐,是焗葡汁魚柳飯,一上枱全是燶的,我客氣地說:「可以要過碟嗎?太燶了!」他們亦肯換過一碟來,食了兩口,不作聲,付全費離開,因為全碟飯也是生的!不投訴是有自己之理解,吃東西只能顧當下,沒過往、沒未來,今天是甚麼材料、甚麼夥計、甚麼廚師、廚師有甚麼心情,作為食客半點主導權也沒有,一切也只有命!而近十年人人都話食肆味道愈來愈差,食不了以往之味道,也有其歷史原因。

試想想,昔日來自中國大陸之廚子,因戰亂社會政治來港,來自五湖四海卻集中在港,味道當然最正!現在該代人退休的退休、過身的過身,新一代學不到或不肯學,味道就失傳。食到美味的一刻,滿足就是!食到難頂的,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