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黃金周,以往內地同胞帶給香港的是黃金─大手買入電子產品、電器,金舖掃金器、金錶,名店買皮鞋、手袋。現在他們帶來的,也是黃金─便便。這些黃金不是人人想執,但令香港人人想拍。別說那些意氣用事的同胞提議要帶小朋友來香港隨處便溺,也別說香港網友說:「你屙幾多我就影幾多,睇吓你啲S多定係我相機Memory多。」我想說的是,到底是否必須要在街上便溺,而不能找適當地方解決。

有人會說內急很難控制,尤其小朋友急的時候就更難忍,但這是否原因?真的「急急如律令」到一定要在那一秒釋放?我認真訪問了幾位小朋友,看看他們有沒有類似經驗。其中兩姊妹說,她們試過很急很急(還要兩個一齊急,真的是好姊妹。)但因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更遇上大塞車,結果待了兩小時才回到家,馬上衝入廁所解決。

問到為何當時沒有考慮在車上或在街上解決,她們說:「沒有廁所嘛!忍唔到都要忍!」八、九歲的小朋友也能說出這句,可見不只是生理問題,而是家長有沒有灌輸正確意識吧?如果家長還會答辯說:「細路仔講都唔明吖嘛!」那如果小孩還是在未聽得明、說得清道理的階段,那請你給他們包尿布好了,而不是用公眾地方當是你的尿布,讓其他人清理你留下的「蘇州屎」。